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节神奇的“眼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2.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简单组成和用途3.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通过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通过学习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难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导语二】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的眼珠(晶状体)是一个凸透镜,它使我们看到了身外的世界,近视眼和远视眼可以通过眼镜像正常人眼一样看东西,但仅凭我们的肉眼还很不够,我们能否看到很小的物体?能否看到很远的物体?能否将所看到的物体保存下来?【导语三】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指出必须借助哪些更精密的仪器,说明这些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眼镜”,拓展了我们肉眼的功能。(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放大镜【做一做】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看到什么现象?【点拨】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它可以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以便人们能看得更清,如图。【想一想】物体应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点拨】让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透过透镜观察字的放大情况。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说明】利用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像,但它是虚像,放大镜成的像不能显示在屏幕上.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利用显微镜可以解决此问题。2.显微镜【议一议】观察显微镜的构造,它有哪些部分组成?【点拨】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它的放大率比放大镜的大的多。(如左下图)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它的焦距比物镜稍大,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它的焦距很短,显微镜一般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F1物镜AF2B目镜A’’B’’B’A’O1O2显微镜的原理(物镜:f<u<2f目镜:u<f)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要观察的样本放置在玻璃或塑料片上(称载坡片),盖上覆片。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想一想】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点拨】(如右上图)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人的眼睛只能识别大小为0.1㎜的物体。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用它可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结构(如右图)。显微镜配备有不同倍数的物镜和目镜。一般显微镜最多能放大2000倍,可以观察到细胞的构造。近代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的结构。3.望远镜【想一想】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是一样的吗?【点拨】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都叫物镜和目镜,但有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像.作用是使物体进行一次放大.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都起放大镜的作用.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议一议】望远镜的种类有哪些?【点拨】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