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doc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0】文学常识、文化经典阅读和名句名篇1、(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10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人皆有之,。(《孟子·告子》)(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宋词《永遇乐》)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望中犹记佛狸祠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2、(2012全国大纲卷,第13题,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1),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2)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答案:(1)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2)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解析: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3、(2012山东卷,第15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李白《蜀道难》)(2)臣生当陨首,。(李密《陈情表》)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与子偕老。(《诗经•击鼓》)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答案:(1)圣心备焉万夫莫开(2)死当结草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执子之手穷岛屿之萦回(4)小人同而不和江南游子4、(2012广东卷,第11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家贫,,,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不知而不愠(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4)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偏向于对初中诗歌的默写考查,考察范围广,考生需要在精准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如“愠”“是故”“庇”“假”“藏”等。只是难度较之往年高考,又低一档。5、(2012江苏卷,第10题,8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2)剑阁峥嵘而崔嵬,,。(李白《蜀道难》)(3)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韩愈《师说》)(5)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6)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来源:Zxxk.Com]答案:(1)积善成德(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百年多病独登台(4)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不敢言而敢怒(6)只是当时已惘然(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析:此题以高中背诵内容为主,不涉及初中内容,课外一句两空,而又是《〈论语〉〈孟子〉选读》上的,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兴趣。而且命题不刁钻,不拐弯抹角地默写,不难倒学生,这是一种命题心态。6、(2012安徽卷,第10题,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甲: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林。(1),(2)。(3),(4)。(5),(6)。(杜甫《蜀相》)答案: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池鱼思帮渊。(陶渊明《归园田居》)(3)未老莫还乡,。(韦庄《菩萨蛮》)(4)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5)予独爱莲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