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火柴测出肺好坏专家推荐六招养护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根火柴测出肺好坏专家推荐六招养护法.doc

一根火柴测出肺好坏专家推荐六招养护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根火柴测出肺好坏专家推荐六招养护法原文标题:一根火柴测出肺好坏(独家报道)进入3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似乎越来越多了。可只要一想到年初肆虐全国的雾霾天,人们还会心有余悸。特别是2月底,华北地区经历霾沙同袭,我们的肺又一次遭受“磨难”。如此无数次之后,人们不禁要问:我的肺,现在还好吗?来看肺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来看肺病的人越来越多了2月28日早8点,《生命时报》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地铁站附近看到,不少居民都戴着口罩,紧锁眉头,匆匆走过。戴着厚厚卡通口罩,时不时咳嗽几下的王小姐无奈地说:“我身边的几个同事,都是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可那天搬了几箱橘子就气喘吁吁的。再瞧我这口罩,必须天天洗,有时候就是从家到地铁站的一小段路,也能让口罩变黑。”从山东烟台来北京出差的刘先生刚好赶上了霾沙天,他一下飞机就感到了不适。“闻着空气里工业清洁剂和汽车尾气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我就觉得有点喘不上气来,有时候连眼睛也跟着难受。晚上回到宾馆一洗,发现鼻孔里都是灰。”对于市民的这些不适,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刘又宁教授在门诊也有所感受。他说,最近来呼吸科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门前挤满了人,医生们忙得没时间喝水,即便是周末出诊,也要忙到将近下午2点才有时间吃饭。“来呼吸科看病的患者以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居多,这与灰霾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刘又宁解释说,以哮喘为例,一些病人已将病情控制得很好,但一到灰霾天,空气中的污染物就会刺激呼吸道,加重他们的病情。不仅如此,卫生部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柯会星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发现临床上慢阻肺和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近日的雾霾再次给我们提了个醒,现代人的肺真的是越来越脆弱了。”雾霾是肺功能第一“天敌”雾霾是肺功能第一“天敌”身体各器官要正常工作都离不开氧气,而肺是输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唯一器官,可谓身体的“发动机”。然而,肺的自我保护能力却很差,各种病菌、病毒、粉尘颗粒和化学物质,常会搭着空气的“顺风车”侵入肺内,使得像海绵一样有弹性的健康肺脏逐渐变硬,甚至像渔网一样,满是孔洞。北京医院柯会星指出,除雾霾外,还有许多“伤肺”的危险因素值得人们关注。如果按照损害严重程度,专家们给出了大致的伤肺因素排行。1.空气污染。肺每天要吸入大量空气,其中混杂的粉尘颗粒、微生物、化学毒物等都威胁着呼吸系统的健康。即便肺叶上排列的细小纤毛能清扫污染物和细菌,但如果长时间处于污染的空气中,再坚强的肺也会受不了。“在雾霾中,肺就成了一个‘采石场’,烟尘等颗粒物质都沉积在肺中,并且很难清除。”北京医院柯会星说,久而久之,受损的肺泡就会颜色变黑,弹性变差,摸着如同棉絮。短期内,空气的毒害会削弱肺功能,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从长期来看,还可能引发慢阻肺和肺癌等。刘又宁补充道,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恐怕就是阴霾天所导致的。2.吸烟。“正常人的肺是红色的,烟民的肺则完全被熏黑了。”刘又宁介绍,吸烟与吸二手烟是仅次于大气污染的第二大肺“杀手”。它会损伤呼吸道,破坏局部免疫系统,甚至直接或间接致癌。研究显示,约4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由吸烟直接引起;每天吸烟20支以上,或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烟龄)大于400者,肺癌发生率将升高7倍。3.药物。药物是伤肺的第三大因素,例如药物性肺炎、哮喘、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栓塞等,都可能由药物导致。以药物性肺炎为例,青霉素会导致低烧、头痛、咳嗽、气急、胸闷、多痰等症状,大多在停药后才能消失。此外,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能引发药物性哮喘;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肺水肿。4.室内毒气。厨房中的有害有毒成分最易侵蚀肺部,尤其是油烟。上海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接触油烟的中老年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新装修房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也很伤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研究表明,由氡(存在于瓷砖等装修材料中)引发的肺癌占各地区所有肺癌病例的3%—14%。5.基础疾病。主要是直接侵犯呼吸器官的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乃至肺癌等。这些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加速肺功能损害。吹火柴,自测肺功能吹火柴,自测肺功能“肺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25岁左右达到顶峰,此后便会逐年下降。”柯会星说。能吸入与呼出多少空气,是显示肺功能好坏的晴雨表。医学上常用“肺活量”和“一秒量”来检测肺功能。前者是指吸足空气后再用力猛吹,能够吹出来的最大气体容量。一般健康成人用力将肺部空气全吹出来需要3—4秒,其中,第一秒能吹出的气体容量即为“一秒量”,健康成人约为3—4升。有研究表明,当一秒量降至1.5—2升时,做激烈运动时会感觉呼吸不畅;下降到0.5—0.6升时,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