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设计反应谱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反应谱的确定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场地分类场地主要以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bōsù)分为I,Ⅱ,Ⅲ,Ⅳ四类(2)确定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地震分组是在《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B1》基础上略做的调整。一般情况下,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可按GB50011—2010规范附录A采用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děnɡxiào)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下表划分为四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中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GB50011—2010规范(guīfàn)土的类型式中—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hòudù)和20m二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hòudù)(m);—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2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xiānɡlín)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3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3)确定设计反应谱或地震影响系数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地震烈度、场地(chǎngdì)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计算8~9度罕遇地震(dìzhèn)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阻尼调整系数应取1.0。1)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0.1s的区段。2)水平段,自0.1s至特征周期区段,应取最大值。3)曲线(qūxiàn)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5倍特征周期区段,衰减指数应取0.90。4)直线下降段,自5倍特征周期至6s区段,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取0.02。当建筑结构的阻尼(zǔní)比按有关规定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zǔní)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3)阻尼调整系数(xìshù)应按下式确定:10.3.2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yībān)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下列(xiàliè)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3、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xiàliè)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式中dw-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设计(shèjì)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du-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db-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应采用2m;do-液化土特征深度(m),可按下表采用。///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yāoqiú):(1)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2)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0.5m。(3)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节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4)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5)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当判别深度为15m时,其值不宜大于4,当判别深度为20m时,其值不宜大于5;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