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察设计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路勘察设计学习教案.pptx

道路勘察设计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4)两反向曲线(qūxiàn)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而组合成S形平曲线(qūxiàn)。在转向相反的两圆曲线(qūxiàn)之间,考虑到为设置超高和加宽缓和段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转向操作的需要,宜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规范》规定反向曲线(qūxiàn)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即2V。三、四级公路两相邻反向曲线(qūxiàn),若没有设置超高和加宽时,可以径向衔接;无超高但有加宽时,中间应设有长度不小于10m的加宽缓和段;设置超高时,工程特殊困难的山岭区,中间长度不得小于15m。/3.平面(píngmiàn)线形的组合(2)S型(2)S型(2)S型(3)S型两圆曲线(qūxiàn)半径之比不宜过大,宜为:式中:A——回旋线参数(cānshù);R2——小圆半径(m)。(2)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下列界限之内:(3)两圆曲线的间距,宜在下列(xiàliè)界限之内: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bànjìng),应分别符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bànjìng)的规定。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宜为:A2:A1=1:1.5复台型回旋线除了(chúle)受地形和其它特殊限制的地方外一般很少使用,多出现在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线形设计中。(6)C型三、平曲线的最小长度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如果曲线太短,会使驾驶操作频繁而紧张,这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也给乘客带来不良反应。另外,当公路转角过小,曲线可能就会很短,也容易形成不好的平面线形。因此,设置一定长度的平曲线是很有必要的。1.平曲线的极限最小长度当条件受限时,为使驾驶员在曲线上行驶时,不感到方向盘操作困难,按汽车6s行程设置曲线,将缓和曲线在曲率(qūlǜ)相等处直接连接,此时的圆曲线长度等于0。现行《规范》规定了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及其两端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如表3.5.3所列。一般认为,≤7º时属于(shǔyú)小转角。对于小转角弯道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其长度应大于表3.5.4中规定的“一般值”。但受地形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可减短至表中的“低限值”。切线长度与缓和曲线(qūxiàn)长度的增减有近似1/2的关系,LS1=130+2×8.29=146.58,取Ls1=140m。则计算得,T1=200.49mT2=407.54-T1=407.54-200.49=207.05按1:1:1计算Ls2:Ls2=αR/2=15.3250×PI/180×1000/2=135.68计算切线长T2得,T2=204.45m207.05-204.45=2.60取Ls2=135.68+2×2.60=140.88计算得,T2=207.055m207.05-207.055=-0.005取Ls2=140.88-2×0.005=140.87JD1曲线(qūxiàn)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JD2里程(lǐchéng)桩号计算:JD2里程(lǐchéng)桩号计算:作业(zuòyè):附:非对称缓和(huǎnhé)曲线计算方法非对称缓和曲线(qūxiàn)计算原理(二)采用(cǎiyòng)的测设方法(二)采用(cǎiyòng)的测设方法2.调整缓和曲线(qūxiàn)参数法(1)计算原理设第一缓和(huǎnhé)曲线长度为Ls1,第二缓和(huǎnhé)曲线长度为Ls2,且Ls1<Ls2,则缓和(huǎnhé)曲线参数:A12=RLs1,A22=RLs2缓和曲线参数(cānshù):A12=RLs1,A22=RLs2因为Ls1≠Ls2,所以A1≠A2,p1≠p2,[方法]令p2=p1,由p2反推缓和曲线参数(cānshù)A2,再进行缓和曲线计算。(2)几何要素计算:上、下半支曲线(qūxiàn)分别按Ls1和Ls2单独计算。习题(xít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