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3).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7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3).ppt

第二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3).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人物画人物画简介魏晋六朝时期人物画注重对人性情和神情的表现,由此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审美基调,并成了千古不移的准则。人们对形而上的神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形。“以形写神”、“传神”,成了中国人物画的传统。这一时期提出的“形神”、“气韵”等绘画审美概念也是该阶级人物画成就的概括。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技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兴盛,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人物画方面,画院画师为服务于政治的需要而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而民间人物画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作为描绘的对象,生动记录了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摆脱了“鉴戒贤愚”的人物画传统。元代以后,由于社会审美潮流的影响,人物画已退至末席,绘画上出现了“疏于人事”的状况,人物往往成了山水画中的点缀或符号。明代人物画仍不占主要地位。晚清以前,清代人物画仍呈现出颓势,但晚清海派人物画的加入,将中国人物画推向新的高峰。人物画技法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我国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摺的动感与厚度感。到了明嘉庆年间,邹得中提了「十八描」的说法:1.行云流水描2.高古游丝描3.铁丝描4.柳叶描5.琴弦描6.蚂蝗描7.混描8.橛头钉描9.曹衣描10.钉头鼠尾描11.折芦描12.减笔描13.战笔水纹描14.竹叶描15.橄榄描16.蚯蚓描17.枣核苗18.枯柴描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性的画法,晚唐周的簪花仕女图即为典型的作品。画工笔重彩法适宜使用熟纸或绢,通常可分成六个步骤:(一)起稿(二)钩线(三)分染底色(四)著色(五)罩色(六)提色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即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作品,到了南宋的画家梁楷发展减笔人物画,开拓新风气,而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写意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其作品「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等皆运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近代自扬州八怪以来,也有不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的画家,逐渐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一个主要潮流。画写意人物宜选用生纸,通常先以炭笔在画纸上轻轻钩画轮廓(如已熟练,则不必用炭笔钩轮廓),然後蘸墨先画主要的线,涂上大的墨色面逐渐加重,再画次要的线与色面,尽量避免用琐碎的笔墨,以免破坏整体统一。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