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版七上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语文版七上第四单元第十三课112233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可当。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街亭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妄行出入:莫非:不遵守规定,随便进出。莫不是,大概。跑,指逃跑。yìpùchǎngguānjūzhǔfǔdùnqì走: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逃。说完。能不被司马懿擒获吗?一、开端(第一、开端(第11段)段)二、发展(第二、发展(第22段)段)三、高潮(第三、高潮(第33、、44段)段)四、结局(第四、结局(第55、、66段)段?速读课文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理清情节第二步:提炼词语,概括第二步:提炼词语,概括段意。段意。步骤:步骤:((11)精读第一段,画出关键语句。)精读第一段,画出关键语句。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而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而来、孔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来、孔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22)把语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把语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3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司马懿兵临西城司马懿兵临西城————兵临西城兵临西城速读课文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理清情节第三步:总结方法,概括层意。第三步:总结方法,概括层意。提炼概括法:提炼概括法: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在保持原意词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的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分别概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分别概括其他各层层意。括其他各层层意。第二部分:临危施计;第二部分:临危施计;第三部分:司马中计;第三部分:司马中计;第四部分:孔明释计。第四部分:孔明释计。速读课文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理清情节析读空城计析读空城计背景背景(1)军力对比悬殊。司马懿有大军15万,诸葛亮只有2500军兵;(2)将帅对比悬殊。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司马懿有司马昭等大将;(3)情况危在旦夕。“众官听到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官员们面对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变了脸色。析读空城计析读空城计背景背景析读空城计析读空城计方法方法(1)“空”在无兵。孔明下令藏起战旗,隐藏士兵,叫敌人看不到士兵。(2)“空”在城池。“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让人一看就是空城。(3)“空”在无人言语。“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城里听不到有人说话声,突出空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