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精选必看范文.docx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教案精选必看范文.docx

科学教案_40.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科学教案(经典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科学教案篇1“科学怪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8/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字“当”要掌握,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读句子体会“也”字的用法。3.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写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4.了解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能说出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齐读。3.看到课题,使你有哪些问题想问?4.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1.读通课文,讨论“科学怪人”是谁?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划出有关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⑵标出自然段序号,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⑴出示生词黑板,重点指出“纽、当”的读音。⑵学生描红。⑶再指读课文,正音。三、理清课文段落结构1.课文那几段写了科学怪人怪在哪里?2.头尾两段分别写了什么?3.课文的结构是什么?四、课堂练习熟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科学怪人怪在什么地方?2.能说出科学怪人为什么怪?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认识了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我们这次学习的课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他很有趣的的一面。二、精读课文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开文迪许的“怪”?默读1-6节。2.讨论,让学生概括地说一说,依次板书,讲解3、4、5节,每一节开始都用最简洁的句子把这节的意思概括出来了,这叫做总起句。齐读这个总起句。3.具体分析2-5段⑴第二节略讲,指导朗读。⑵指读第三节,“怪”在那里?⑶指读2、3节,初始“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特别”比较“也”字去掉是否可以?从而让学生明白,用上“也”字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自然。⑷指读第4节开文迪许珍爱图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训练朗读、说话。出示“他自己——也要办理以下手续”同样讲清“也”字作用。⑸的5节写得很生动,让学生读中体会开文迪许的怪。4.综合分析1-6节。⑴第1节与2-5节是什么关系?第6节由于它们是什么关系?⑵抓住“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开文迪许与其说是“科学怪人”,不如说是“科学巨匠”。三、课堂练习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洗涤用品的名称及用途。2、能讲述洗涤用品变出泡泡的方法。3、尝试用相应的洗涤用品搓泡泡,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泡泡器、装水的小盆、洗手液一瓶、香皂一块。活动过程:1、出示泡泡器,演示吹泡泡,激发幼儿的互动兴趣。教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泡泡哪里来教师:除了吹泡泡,平时,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泡泡,摸到过泡泡?泡泡是怎样变出来的.?3、出示香皂及水盆,启发幼儿介绍生活经验,指认图片真能干相应洗涤用品的名称,并尝试说出其用途。教师:图片上有没有会变泡泡的东西?你们认识吗?有什么用?(1)幼儿自由表述自己对洗涤用品作用的认识。(2)引导幼儿说一说洗手液、洗衣液等变出泡泡的方法。4、体验活动。教师出示洗手液,引导幼儿去盥洗室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科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