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优秀《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认识“枣、浅”等8个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趣揭题1、(多媒体课件演示)师:在一座安静的小院里,生长着两棵可爱的小树,一棵是小柳树,一棵是小枣树。四季交替,在这两棵小树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赶紧把书翻到15课,一起去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故事吧!2、教师板书课题(15、小柳树和小枣树);全班齐声朗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先用笔划下来,然后请书下的树叶姐姐帮帮忙,或者请教小组中的学习小伙伴。(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师:通过自己以及同组小伙伴的朗读,你认为哪些字音特别容易读错,要特别提醒小伙伴们注意呢?(学生互相提醒难读字音,多媒体随机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师:瞧!小枣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只要我们能正确读出枣子中的词语,我们就能品尝到这又香又甜的枣子,谁愿意来试试呢?⑴学生自由练读词语。⑵个人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随机重点指导。⑶(词语去拼音)师:词语宝宝脱去了拼音的帽子,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学生小组开火车赛读词语)。⑷全班齐读词语。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识记字形。2、重点分析“输”和“拳”的运笔和间架结构。3、教师范写。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点评,反馈。四、布置作业1、听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以旧换新1、听写词语:意思、怎么、弯曲、枣树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同桌互相批改,开火车认读。二、朗读课文,读中感悟柳树的美1、自由读1——4节,找一找小柳树美的句子2、交流,并进行朗读指导。a、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出示这句话。(图)①抽生读,评议。(你读的比小柳树还美)你是怎么来读好这句话的。给重点词加点。②齐读。b、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①自由读,你觉得哪个词写得特别美?谁还觉得哪个词特别美?课件加点。②想不想看看小柳树浅绿色的美(图)谁能通过朗读来夸一夸它?③芽儿变成小叶子,多高兴啊,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柳树。c、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柳树又发生了变化,它变得?①出示: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②谁来读读。(图)小朋友你们看,小柳树长得更美了,它在微风里得意得跳起舞来。出示这句话。③谁能来得意地读一读这一句话。④小朋友,你知道小柳树在得意什么?⑤齐声来夸一夸自己。3、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感受小柳树的美,齐读这三句话。三、再读课文、感悟小柳树的得意。1、小柳树长得这么美,可是小枣树呢?(图)看图说说。理解“光秃秃”、“弯弯曲曲”等,板书。2、找一找课文是怎么写小枣树的?(自由读1——4节)读一读。出示:小柳树看着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也不好看。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3、我们的小柳树看到了小枣树是怎么说的?出示: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①自由读。②抽生读。4、小朋友,你认为小柳树这样说小枣树对吗?假如你在院子里,听到小柳树这样对小枣树说,你会怎样劝说小柳树呢?5、小朋友说得真好。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这是非常不对的,小朋友可不能像小柳树这样啊!四、细读课文,深化理解(一)小柳树非常美丽,那么你觉得小枣树美吗?自由读第5-8自然段。(二)集体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穿插研讨以下问题:1、(课件出示结满红枣的图片)说话练习:枣树上结满了————。2、人们吃着又大又红的枣子时,会说些什么呢?3、以前,小柳树看不起小枣树,现在,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而小柳树呢?什么也没结。如果你是小枣树,会对小柳树说些什么?4、出示小枣树说的话看看小枣树是怎么说的。读读第七自然段,学习小组讨论:读了这段话,你了解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师帮助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