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论文滨江小学告诉学生:“我不会”——在语文教学中“相互质疑,共同提高”滨江小学陈珲学期伊始,我接到通知: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任教语文学科。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懵了,不是担心教学,而是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涉及语文学科,又听说这届六年级使用的是新教材,而我又从未接触……但既然学校已经安排,我也只能欣然接受。带着无奈,也带着不安,我走进了六(1)班,却从此走进了他们的语文天地,也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内容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门美丽的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美丽的艺术。理想的语文课堂关注的不仅仅是课内,更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的落实,而是给予学生超凡脱俗的精神层面的提升,让他们在这美丽的语文乐园中,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关键词:质疑刚拿到第11册语文书(人教版),给人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无论是单元的编排,还是课文的选择,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特别是那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课文语言真实自然、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其间有不少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文化理解,提高语言的能力。但有不少文章,曾经是初中,甚至是高中教材里的,有些知识点,还是我无法用自身原有水平可以解答的。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我茫然了……那具体的教学,我又该如何开展呢?第一堂语文课中,我作了这么一段开场白:“语文这个学科内容非常广泛,而我个人的语文知识非常有限,在我们小学的最后一年,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语文,让我们一起成为学习上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朋友,好吗?”全班31双眼睛看着我,先有一丝疑虑,慢慢地转变为微笑,后来竟然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但我相信,在这个掌声中,他们只是对我平易态度的认同,而对我的教学水平肯定还有很大的怀疑。而且,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找出各种学习上的难题来“考验”我。不过,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我正想在班中形成“相互质疑,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质疑“生字”,激起探究欲望。生字的教学,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已不是重点。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这一块内容比较漠视。在阅读短文中,碰到不认识的字,好多同学就随便应付,有的用形近字的读音代替,也有的采用“难字认半边”的方法。我在课上作了一个调查,竟发现只有一个同学带字典。我决定改变班中这一现状。想不到没过多久,就让我逮到了一个好机会。在一次课堂作业中,有这么一题:给多音字选择读音:翘(qiáoqiào)首遥望。说实话,看到这题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一丝疑问,不敢确定。通过字典,我终于明白在这个词语中,这个字在此应读“qiáo”,然后很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个有争议的词“翘足而待”,不同的字典竟出现了不同的读法。我连忙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堂上抛出了“翘足而待”这个词,让学生来做定夺。果然,在这个词的读法上学生出现了分歧,并且展开了争论,但谁也说不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我将计就计:到底读什么,我也不敢确定,要不,我们课外去查查资料,到时来个辩论会……同学们一致响应,我在心里暗暗得意。第二天的语文课,我们就进行了到底是“翘(qiáo)足而待”还是“翘(qiào)足而待”的辩论会。学生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有字典的,也有词典的,甚至有些还从网上拉来了资料。通过一番陈述、辩论、总结……我们的答案也出来了,而我的目标也在无声的要求中达到了。对话“名家”,拓展课外知识实验教材的编排,为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为学生创造了巨大的展示舞台。那老师,就应该积极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完成“文本与学生对话”,让学生进入文本之中,让文本跳出教材进入学生之中。课文的第五单元,是有关鲁迅的单元,有鲁迅的作品,也有描写鲁迅的文章,还有讴歌鲁迅的诗歌。我告诉学生: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单靠课本中的知识,我们获取的只是九牛一毛,而我的讲解,也只是杯水车薪。我们能不能在鲁迅逝世纪念日(10月19日)到来之际,来个鲁迅资料展,可以是他生平的介绍,也可以是其创作的作品,也可以有关鲁迅的文章……而我,也作为其中的一员。这样,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相信,这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释放“课文”,加强学习兴趣。在实验教材中,有许多情趣化、生活化的优美语文材料,但是量却非常地大,如何才能使学生懂得更多,又学得非常轻松,我觉得关键一点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了第五单元的学习之后,有一个综合性单元——诗歌单元,共有诗歌9篇,涉及内容有诗经、唐诗、宋词、元曲,也有现代诗。我打破传统的课时安排,把接近的内容放在一个课时里面,然后让学生自由提问,利用手头资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