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傲丝****账号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绝密★启用前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A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经典,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典的地位稳固如泰山,如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韦勒克所说:“文学经典已经被牢固地确定下来,远远地超出怀疑者所容许的程度。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于像托尔斯泰这样一位经典作家也是成功不了的。”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怀疑传统经典的合法性,在欧美学术界掀起了一场维护经典和批评经典的“文化战争”。此种思潮90年代传入中国,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引发了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争。不管是欧美学术界,还是中国学术界,关于经典的讨论,其出发点并非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无非是哪些作家作品应该进入经典,哪些不应该进入经典。卡尔维诺用十四条理由说明为什么读经典,其中几条都与耐读性有关。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凡可以称为经典的书,一定是值得我们不断阅读的精神产品。经典的耐读性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经典必然是独创的,是独一无二的。《红楼梦》面世之后,续书很多,但没有一部成为经典,原因很简单,《红楼梦》只能是一部,不能有第二部,第二部就非独创。鲁迅被看作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读读《阿Q正传》就可知道。鲁迅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阿Q,并用阿Q这个形象来凝缩中国人的国民性——阿Q精神胜利法。阿Q的自轻自贱,阿Q的妄自为大,阿Q的自我安慰之道,都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息息相关。鲁迅当时就看穿了当代人的这些把戏。其次,经典的耐读,来自于其丰厚的内涵。王蒙曾说:“我喜欢一次又一次地琢磨《红楼梦》,每读一次都有新发现,每读一次都有新体会新解读。”这是讲经典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是无尽的宝藏。鲁迅曾评价《红楼梦》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讲经典对不同读者而言,会有不同的发现。但如果《红楼梦》里面没有这样的内涵的话,读者也是无法看出来的。最后,经典的耐读,在于思想的深刻性。儒家思想集中在“四书五经”,道家的思想集中于《老子》《庄子》。人类的轴心时代恰恰是经典的爆发期,也是人类思想的爆发期。《三国演义》写中国人的政治观,讲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三国演义》里面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就是谁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谁就是合法政权。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政权观。当然这种观点来自孟子的思想:“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仁政就是以民为本。获得百姓的支持,方能得到天下。由此孟子提出一个万世不泯的结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编自詹福瑞《经典的魅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经典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根本上发生变化。B.受国外思潮影响,我国学术界曾开展了关于经典作家的争论,对作家作品进行了重新划分。C.无论是韦勒克还是卡尔维诺,都试图通过自己对经典的认识来阐明阅读经典的重要原因。D.《红楼梦》作为经典文学,内容包罗万象,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的读者,从中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发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运用引用的论证手法,使读者对经典的地位问题有了清晰、具体的认识。B.文章从经典的概念入手,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经典具有耐读性这一重要特征。C.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总分总结构论证中心论题:经典的魅力。D.文章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学经典为例进行论述,有利于读者理解,也增强了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问世后出现了许多续作,但没有一部能成为经典得以流传,原因在于经典具有独创性。B.鲁迅作为经典作家塑造了阿Q这一独特形象,可见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中的人物塑造是否独一无二。C.经典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品就蕴含着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深刻的思想。D.孟子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仁政思想,在传统经典《三国演义》中得到弘扬,同时,这一思想也使小说更加深刻。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2分)阅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