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94 大小:6.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监测学习PPT教案.pptx

生物监测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的特点生物污染监测的意义一.较早发现污染,并初步判断类型及程度(指示生物)二.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污染历史(生长年轮;体内含量;毛发;指甲)三.能够综合反映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综合影响的对生物危害)四.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五.发现生物污染,防止对人类的食物污染(例如:甲基汞在鱼中>>水中(上万倍))六.研究和预测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第二节空气污染生物监测对水环境进行生物监测的主要目的: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状况,判别和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为制定控制污染措施,使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提供依据。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生物监测主要方法一、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一)生物指数监测法(贝克生物指数、贝克-津田生物指数、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硅藻生物指数)(二)污水生物系统法(三)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简称PFU法)(一)生物指数监测法2.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3.硅藻生物指数(二)污水生物系统法项目(三)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1969年Cairns首次使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PolyurechaneFoamUnit,简称PFU)采集水体微型生物群落;根据生物地理平衡模型及微型生物在PFU上群集的过程,提出了3个功能参数:平衡时的物种数量Seq;群集曲线的斜率(或称群集速度常数)G;达到90%Seq所需要的时间T90%。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影响,原来的平衡遭到破坏,这3个参数将发生改变。因此,利用微型生物在PFU上的群集过程中3个参数的变化,可以评价水质和监测水污染。PFU微型生物群落参数的变化在不同的水质范围内具有不同的行为: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质危害或毒害后所产生的反应或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确定毒物安全浓度的方法称为生物测试法。(一)水生生物毒性试验静水式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供试鱼的选择和驯养试验条件选择试验步骤半数忍受限度(TLm),即半数存活浓度。求TLm值的简便方法是将试验鱼存活半数以上和半数以下的数据与相应试验液毒物(或污水)浓度绘于半对数坐标纸上(对数坐标表示毒物浓度,算术坐标表示存活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安全浓度=(二)发光细菌法1.水生植物生产力的测定水生植物中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能力、固氮能力等指标的变化。2.致诱变物质监测其检测方法有:微核测定艾姆斯(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三、细菌学检验法第二节空气污染生物监测一、利用植物监测(一)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二氧化硫指示植物光化学氧化物指示植物雪松乙烯的指示植物氮氧化物指示植物(二)监测方法2、植物群落监测法先通过调查和试验,确定群落中不同种植物对污染物的抗性等级,将其分为敏感、抗性中等和抗性强三类。如果敏感植物叶部出现受害症状,表明空气已受到轻度污染;如果抗性中等的植物出现部分受害症状,表明空气已受到中度污染;当抗性中等植物出现明显受害症状,有些抗性强的植物也出现部分受害症状时,则表明已造成严重污染。二、利用动物监测对SO2敏感的动物(二)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不易直接接触污染物的潜叶性昆虫、虫瘿昆虫、体表有蜡质的蚧类增加,下图为部分该类昆虫。三、利用微生物监测第三节生物污染监测一、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二)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环境中的污染物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摄入,经消化道被吸收;脂溶性污染物质通过皮肤吸收后进入动物肌体。动物吸收污染物质后,主要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输到全身各组织发生危害。按照污染物性质和进入动物组织的类型不同,大体有以下五种分布规律:(1)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如钠,钾,氟等离子,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2)镧,锑,钍等三价和四价阳离子,水解后生成胶体,主要蓄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3)与骨骼亲和形较强的物质,如铅,钙等二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4)对某一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蓄积较多(5)脂溶性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六六六,DDT等)易蓄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有机污染物质进入动物体后,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分子量小的毒物可以原形排出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种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无机污染物质,进入动物体后,一部分参加生化代谢过程,转化为化学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也有一部分直接于细胞各部分。各种污染物质经转化后,其排泄途径主要通过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也有少量随汗液,乳汁等分泌液排出。二、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3)采样方法:在每个采样小区内的采样点上分别采集5~10处植株的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