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病室intensivecareunit(ICU)ICU的特点ICU的体制和建设工作内容日常工作内容第二节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CPCR)的概念1960s–现在心脏骤停后CPR转归较差的主要因素1.CPR前,心脏骤停时间过长2.室颤时间延长,缺乏针对性治疗3.心脏按压期间,冠状动脉和脑灌注不当二、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心内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脏肿瘤:心房黏液瘤其他:肺动脉栓塞、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2.非心血管疾病意外事件:严重创伤中毒:有机磷农药各种原因所致严重休克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高钾血症药物所致恶性心律失常:洋地黄、抗心律失药物。其他:脑血管意外和重症坏死性胰腺炎。3.手术及其他诊疗操作中的心脏呼吸骤停心包和胸腔穿刺。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麻醉与手术期间(缺氧及大量失血)。4.迷走神经受刺激致反射性心脏呼吸骤停气管插管、咽心反射。压迫双侧眼球牵拉肺门或肠系膜。其他:如胆心反射、妇科检查等。初期复苏(BLS)A–保持呼吸道通畅1.评估病人反应性2.启动急救反应系统3.评估呼吸道开放呼吸道原因:舌后坠异物或呕吐物、分泌物方法:仰头举颏托起下颌清除异物或分泌物放置通气道或气管内插管视、触和听诊–无呼吸,则进入下一步B–进行有效人工呼吸如果开放气道后,受害人仍无适当呼吸,则启动辅助通气。1.徒手人工呼吸法包括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面罩等方法:一手使头后仰,托起下颌另一手压前额,拇指与示指捏闭病人鼻孔深吸气,用力吹气;实施:先缓慢吹气(小潮气量)2次然后,5秒钟吹气1次。效果:观察胸廓起伏、吹气阻力等判断2.器械或特制呼吸器人工呼吸法简易呼吸器,食道气道联合插管导管,气管内导管,喉罩3.建立外科气道: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高频喷射通气步骤B:人工呼吸(breathing)(1)检查呼吸(2)口对口呼吸(3)口对鼻呼吸(4)口对面罩呼吸(5)球囊面罩装置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1.胸外心脏按压机制(1)心泵机制: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按压心脏,导致心内血流从心脏射出至主动脉,房室瓣膜防止血液的后向流动。(2)胸泵机制:胸部按压增加胸内压,迫使血液从胸腔内流出,静脉瓣和反复静脉按压阻止了后向血流,此时心脏仅为被动通道。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部位、频率、比并发症:肋骨骨折、出血、内脏损伤按压有效性判断:(1)动脉血压达40mmHg(心肌临界灌注血流);(2)PETCO2>20mmHg按压有效;>40mmHg标志自主循环恢复;始终小于10mmHg预后较差。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开胸心脏按压机制:#容易刺激自主心跳的恢复#对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的影响较小-增加心、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适应症:胸廓严重畸形,胸外伤性张力性气胸,多发性肋骨骨折,心包填塞,已开胸的心脏停搏手术等。开胸位置:左侧第四肋间,从胸骨左缘2-2.5cm至左腋前线。按压方法:心脏托于掌心,除拇指以外的四指握住心脏对准大鱼肌肌群进行按压按压次数:60~80次/分后期复苏(ALS)药物治疗目的:激发心脏复跳;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治心律失常,治疗酸碱平衡紊乱。给药途径:首选经静脉内给药无条件时,可经气管内给药,肾上腺素,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剂量是静脉用量的2-2.5倍并稀释至10ml后给予药物治疗肾上腺素(Epinephrine)CPR中的首选药物具有-受体兴奋作用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和脑灌流量具有-受体兴奋作用益处:使心室纤颤由细颤转为粗颤提高电除颤的成功率潜在危害:增加心肌氧耗;减少心内膜下灌注;增加室颤发生;强化通气/灌流失配明显降低心肌动作电位,增加折反动作电位产生剂量:首次标准剂量1.0mg,或0.02mg/kg,I.V如果无效,每3-5分钟可重复一次对反复给予无效者,可给予大剂量:0.2mg/kg(不同病人CPR期间对血液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不同)药物治疗碳酸氢钠(sodiumbicarbonate)复苏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药物病因学:呼吸心搏骤停后可引起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毒pH值低于7.20时,容易发生顽固性室颤;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使类交感胺药物的作用减弱,影响复苏效果。治疗指征:在动脉血气结果指导下进行当pH值<7.25,或SBE>-10mmol/L时给予用量:碳酸氢钠(mmol)=SBE体重(kg)/4首次可给予计算量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