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建立健全了水污染防治(fángzhì)管理体制。第一,我市地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fángzhì)工作由市政府设立的市太湖水污染防治(fángzhì)委员会统一扎口管理职责:负责全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fángzhì)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作为常设办事机构,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主要工作内容:编制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将相关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地各部门,组织或协调(xiétiáo)区域内主要河流、河段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第二(dìèr),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市所辖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其中:市所辖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人民政府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gǎigé)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林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与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环保局的职责:承担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履行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职责,强化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管,创新环保工作机制;组织协调流域内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组织对成员单位(dānwèi)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牵头组织蓝藻应急监测、水质监测;负责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和应急处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水环境质量信息发布、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推行(tuīxíng)排污权有偿取得、排污权交易等工作。第三,全市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工作信息通报制度、环保一票否决制度、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shuǐtǐ)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二)加快产业(chǎnyè)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淘汰落后产业(chǎnyè)、工艺和设备实施《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制订《苏州市当前限制(xiànzhì)和禁止发展产业导向目录》、《苏州市临江产业指导目录》、《关于加快市属工业布局调整的若干意见》、《苏州市调整淘汰部分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钢铁、炼焦、水泥、印染、电镀企业,限制(xiànzhì)发展化工企业。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成功(chénggōng)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暨循环经济立法与政策研讨会。大力培养循环经济典型,截止2008年底,全市累计培育循环经济试点331家,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1500多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900家。三是进一步提高准入标准。严格实施《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hángyè)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对超过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区及达不到(bùdào)水环境功能要求的区域,暂停审批新增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对于产业政策允许类项目的总量平衡,实施“减二增一”,鼓励类产业实施“减一增一”2001—2008年,共拒批、劝阻299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377.8亿元。(三)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1-2008年,新建(扩建)城镇污水(wūshuǐ)处理项目99个,新增日处理能力240.2万吨,累计敷设污水(wūshuǐ)管道4087公里。全市城镇生活污水(wūshuǐ)处理率80%,市区生活污水(wūshuǐ)处理率达到87%。(四)加强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实施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城区河道80余公里,清淤土方约160万立方米;完成西塘河引水工程;投资约40亿元,实施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水环境功能得到(dédào)有效恢复。开展老城区沿河餐饮业专项整治,对300家餐饮单位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二是加强化望虞河沿线排污监管对沿线24家企业实行限产限排和日查制度,共封堵干流(gànliú)、支流排污口15个,目前全市望虞河干流(gànliú)已无直接排放口。(五)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结合太湖大堤达标工程建设,完成(wánchéng)了宽度近20米的沿湖130公里岸线绿化任务。沿湖周边已部分建设了生态林,种植了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有效改善了水体环境。加大太湖湖滨防护林带建设和湿地修复力度,建成了太湖公园、灵湖咀等一批湿地。实施河道清淤工程,打通断头浜和束水河段。加强河道保洁,规范(guīfàn)沿河单位特别是餐饮企业的排污行为。利用“生物链”原理,每年在太湖中放流花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30万余斤,努力控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