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点穴介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络点穴介绍.doc

经络点穴介绍.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经络点穴疗法简介经络点穴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理论为基础,以针灸学说为依据的一种自然疗法。该疗法是一种以手指点穴为主,它融合中医众家治疗之长,将人体的十二经络线和与之相伴的血液循环相结合,在经络定行的方向上选择特定的穴位,结合穴位主治性能与木、火、土、金、水五行配合,并结合脏腑的五行属性。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结合自然大气与人体经络穴位开、闭、阖、放的规律。在特点穴位运用手指的指力选择相应点穴的玄妙手法,通过经络传导气血的作用,使人体内部经络系统的气血发生转变,来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协调,恢复人体正常的解剖位置及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疗法方法独特,疗效显著,不用药物、不用器械、无副作用。广泛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颈椎病、头痛头晕、面神经麻痹、肌肉萎缩、神经损伤、肠胃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肩周炎、扭伤、挫伤、外伤后遗症、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及疑难疾病。经络点穴疗法的特点一、在手法操作上以手指为主,要求指力强、功力深、刺激面积小、刺激的强度大。二、从手法作用时间来讲,点穴的时间短,但针感持续时间长。三、点穴疗法治疗范围广,能治的疾病多。凡内科、儿科、妇科、神经内科等诸多疾病均可用点穴疗法治疗。由于是手法点穴所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以治疗效果比普通针灸、按摩的疗效高、见效快。四、病人痛苦小,而且避免病源交叉感染,尤其对那些惧怕针刺的患者应用点穴更容易接受。五、与其她疗法比,无毒无副作用。经络点穴的功能一、疏血经络、气血畅通、延年益寿。二、调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三、强键脏腑、改善脏腑的功能。四、通经活络、提高免疫的功能。五、点穴刺激交感神经、增强内分泌的平衡作用。六、调节微循环、美化皮肤、减肥美容。经络点穴的适应症一、神经内科:偏瘫后遗症、肌肉萎缩、四肢麻木。二、内科:肠胃病、高血压、风湿病、类风湿、头痛头晕、失眠。三、骨伤科:腰椎病、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腰椎键盘突出症、骨质增生、外伤后遗症、扭伤、挫伤。四、妇科病:痛经闭经、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五、常见老年病及疑难杂症。经络点穴治病的原则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求本是治疗疾病必须寻求疾病的本质,针对其根本的原因进行治疗。二、调整脏腑: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虽然在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结构和形态及功能上各有特点,但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因此在临床上应根据脏腑间生克、表里的关系来调整脏腑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三、协调阴阳:中医学的阴阳学认为:人体处于正常的功能时,是阴阳保持在一个相对动态中平衡的状态。疾病的发生,则是人体阴阳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故治疗疾病应协调阴阳,使其恢复“阴阳平衡”之态。四、扶正祛邪:机体的内在环境及其所处的外界因素经常不断的变化。健康的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是因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则称之为“正气存在,邪不可干”。相反如果外界的环境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使阴阳平衡失调,正虚而邪实,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治疗疾病应扶正祛邪。五、随症因人制宜:对于不同的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以及患者不同的体质,手法的选择、刺激强度的大小、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有所不同。疼痛明显,局部肌肉紧张痉挛,手法不易重,操作时间要长。久病,肌肉粘连之处,手法易重易强。病变部位较深,体质较强,手法渗透力应大。病变部位较浅,体质较弱,手法力度要小。经络点穴的基本治法点穴疗法是一种外治法,它是以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用手指在人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点压、刺激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也是以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飞鑫图书网络服务部。QQ:418340257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并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为其诊治的依据。因此在治法上不外乎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使气血规复,脏腑协调以保持阴阳动态中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手法以收血、放血、调血、移血为主。一、收血:如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肾阴虚损,阴阳俱虚等均可运用收血,来达到培补元气,调和阴阳,温煦命门等作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