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3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州新城规划.doc

通州新城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目录TOC\o"1-1"\h\z\uHYPERLINK\l"_Toc119207804"第一章总则PAGEREF_Toc119207804\h2HYPERLINK\l"_Toc119207805"第二章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PAGEREF_Toc119207805\h5HYPERLINK\l"_Toc119207806"第三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PAGEREF_Toc119207806\h8HYPERLINK\l"_Toc119207807"第四章新城规模PAGEREF_Toc119207807\h23HYPERLINK\l"_Toc119207808"第五章空间布局与分区指引PAGEREF_Toc119207808\h25HYPERLINK\l"_Toc119207809"第六章产业发展与就业PAGEREF_Toc119207809\h27HYPERLINK\l"_Toc119207810"第七章住宅与社区PAGEREF_Toc119207810\h30HYPERLINK\l"_Toc119207811"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PAGEREF_Toc119207811\h32HYPERLINK\l"_Toc119207812"第九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PAGEREF_Toc119207812\h35HYPERLINK\l"_Toc119207813"第十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PAGEREF_Toc119207813\h40HYPERLINK\l"_Toc119207814"第十一章综合交通体系PAGEREF_Toc119207814\h44HYPERLINK\l"_Toc119207815"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PAGEREF_Toc119207815\h50HYPERLINK\l"_Toc119207816"第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PAGEREF_Toc119207816\h54HYPERLINK\l"_Toc119207817"第十四章城市设计引导PAGEREF_Toc119207817\h60HYPERLINK\l"_Toc119207818"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PAGEREF_Toc119207818\h63HYPERLINK\l"_Toc119207819"第十六章实施政策与机制PAGEREF_Toc119207819\h66总则背景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新城规划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节点设计等为支撑。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建设新城区,把新城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和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问题。(3)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协调旧城文化的保护和新城文化的发展。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新城发展。(4)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5)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