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测试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攻克试卷(详解版).docx
上传人:永香****能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达标测试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攻克试卷(详解版).docx

达标测试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攻克试卷(详解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甲、乙两车用相同的牵引力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经过6秒后可确定的是()A.甲做的功小于乙做的功B.甲和乙的机械能相等C.甲和乙相距0.3米D.甲和乙所受的合力相等2、如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这个过程中铁块A没有掉下去),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A.F不变p不变B.F不变p变大C.F变小p变小D.F变大p变大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3s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t=6s时,将F撤掉,物体立刻静止C.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D.t=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是1N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中关于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6、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所做的功越多C.机械效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D.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7、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A.f丙>f甲=f丁>f乙B.f乙>f丙>f丁>f甲C.f乙>f丁>f甲>f丙D.f乙>f甲=f丁>f丙8、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加深槽纹B.用手捏刹车把手C.给转轴加润滑油D.用铅笔移动书本9、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烛焰未画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B.此成像原理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C.此时若只向右移动凸透镜,能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D.若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则只将光屏右移就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10、两台机器同时做功,甲机器做的功是乙机器做的功的,甲做功所用的时间与乙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是4:3,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A.2:1B.1:2C.8:9D.9:8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滑雪运动员在高速下滑时,常采用“下蹲”的姿势,这是为了;假如教室里悬挂电灯的绳子突然断了,且同时受到的所有的力全部消失,电灯将。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右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3、如图所示,玻璃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水,从玻璃管吹入少量空气,使管中水面高于瓶口。将此装置由一楼拿到十楼,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4、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2.5N的拉力F,将重为3.6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如果机械效率是72%,则斜面高度为m。5、某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完全浸入装满水的桶中,溢出200g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N,松手后,这个物体将在水中(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取10N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