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概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能源技术概述.doc

新能源技术概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能源技术的概述及预测分析摘要从矿物能源资源有限和大量使用矿物原料必将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战略观点出发,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把新能源技术摆在新技术革命支柱技术的重要位置,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增加投入,积极发展。在我国,新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20多年来,我国新能源的利用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未来能源发展的要求及当前世界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应急起直追,加快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新能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新能源;能源分配;未来能源趋势第一章:新能源简介1.1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油气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据专家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47%和60%。但是,实际上到200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50%。中国油气资源对外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预期,油气能源紧张局面加速扩大,大力发展新能源已势在必行。本文中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自然冷能、氢能和核能。1.2新能源的的背景: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任何国家要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社会生活水平,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撑。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能源的种类越来越多。近代被人类广泛应用并在生产、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电等。战后,特别是近20多年,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生活标准提高,世界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根据世界能源的消费趋势,各种能源资源的可供给年数是石油38—45年,天然气30—56年,煤炭200—328年,铀50—68年。2036年以后的能源将仅剩下煤炭和铀。石油、天然气、煤炭一类矿物燃料不仅储量有限,大量使用还会污染环境,使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世界性危机。人类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维持生态平衡,就必须转向新的能源构成,减少对石油和其他矿物燃料的依附,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才纷纷投入攻克新能源技术的战略决战。[1]1.3新能源种类1.3.1太阳能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把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即“太阳热发电”;另一种是通过光电器件将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即“太阳光发电”。[2]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达世界已探明能源储量的1万多倍,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太阳能发电的研究,纷纷制定有关法规和相关的鼓励政策,支持和促进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要实现的是低成本的投资和技术上的高可靠性运行。这要求未来在技术上要进行新型集热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快速提高跟踪机构的技术并降低其实现成本。同时发电产业要努力实现规模化,建立大规模的并网系统,既节约成本,又保证系统平稳安全运行。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还很低,在一些关键技术的实现上代价也太高,致使太阳能发电的投入高而收益低,无法大规模产业化发展。[3]1.3.2风能风能能够在减少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满足全球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风能可以为全球电力供应作出巨大贡献,并促进电力行业走向低碳,风能技术既可以真正及时地应对气候挑战,更是保护地球环境迫切需要的能源革命的重要因素。风能是源自太阳辐射、永不枯竭的资源。地球上的风能储量十分巨大。世界可以利用的风能总量为2x1013w,大约是世界总能耗的3倍。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目前风能相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而言,开发技术比较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因而,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发展前景广阔,己成为当今世界增长速度的能源。在产能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风电制造业的技术瓶颈开始凸显,自主创新能力弱,整机开发技术落后,关键零部件基础薄弱,质量和可靠性函待提高,基础性技术储备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由于技术存在不足和缺少经验积累,一些已经投入运行的风机近年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包括整机倒塌,叶片、主轴断裂等。因此,研究风力发电的各项技术对于持久开发风能和实现大型先进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4]1.3.3潮汐能在地球与月球、太阳做相对运动中产生的作用于地球上海水的引潮力(惯性离心力与月球或太阳引力的矢量和)使地球上的海水形成周期性的涨落潮现象。图1引潮力示意图这种涨落潮运动包含两种运动形式:涨潮时,随着海水的向岸边流动,岸边的海水水位不断上升,海水流动的动能转化为势能;落潮时,随着海水的离岸流动,岸边的海水水位不断下降,海水的势能又转化为动能。通常称水位的垂直上升和下降为潮汐,海水的向岸和离岸流动为潮流。海水的涨、落潮运动所携带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