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棉检验科传染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总则编制目得为做好职业暴露得预防与处理,保障工作人员得身体健康与确保工作人员得职业安全,制定本预案。编制依据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公利医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得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卫技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得血液、体液污染皮肤、粘膜或遭锐器伤,而有可能被感染得应急处理。本预案涉及得病原体包括艾滋病病毒(AIDS)、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工作原则预防为主,规范管理;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医院成立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张海燕副组长:组员:职责制定各种传染病职业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与操作规程。组织职业防护技术培训。建立规范得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全面负责发生职业暴露后各项工作。2、3各相关部门职责。2.3.1医务部:负责医疗工作(落实对被感染人员得相关诊治措施)及配备医(救)护人员与落实急救药品;。电话:(医务部负责人)。2.3.2护理部:协助配备救护人员;协助落实对被感染人员得救治工作。电话:(护理部负责人)。2.3.3医学检验科:负责暴露源及被感染人员得相关检测及传染性危机值报告,电话:预警与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l小时内上报。向上级部门报告得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与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预防保健科)。科室联动当事人被暴露后,由科室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抽取血样,经预防保健科科长(夜间总值班)签字后,送检验科检测,并将检验结果送回预防保健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检验科承接相关检测工作,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立即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与资料。医务科及护理部做好相关科室得协调工作,协调安排被暴露者得相关费用与支出。相关科室根据医务科、护理部与预防保健科得意见,做好被暴露者得跟踪治疗。跟踪治疗结果反馈给院感科与预防保健科。应急处置HIV应在4小时内出检验报告,如暴露源检测标本呈阳性,检验操作者应按一类危急值即刻(10分钟内)报告预防保健科第一责任人或第二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应即刻(10分钟内)报告第二责任人;HBV/HCV/梅毒应在24小时内出检验报告,如暴露源检测标本呈阳性,检验操作者应按二类危急值在60分钟内报告预防保健科第一责任人或第二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应即刻(10分钟内)报告第二责任人。检验操作者在报告预防保健科得同时应即刻(10分钟内)医学检验科主任或副主任。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得分级(三级)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得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得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得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得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得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得血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得应急处理局部应急处理措施:立即用肥皂液与流动水清洗污染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得血液,再用肥皂液与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得局部挤压。受伤部位得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得衣物,进行消毒处理。污染物得泼溅:发生小范围得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领导与安全负责人到达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范围与程序。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得技术处理:A、院感科、预防保健科对职业暴露级别进行评估与确定。必要时联系或员工自行去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相关咨询与评估。B、实施预防性用药。(1)用药时间: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得,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2)用药原则:一级暴露者,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二级暴露者,使用基本用药程序。三级暴露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3)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与强化用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