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1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山柳****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1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1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完成1、2题。1.东京市城镇化过程目前已处于()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解析】1选C,2选C。第1题,由图可知,东京市城市规模较大,有近郊发展区、卫星城发展区。故处于城镇化的高级发展阶段。第2题,东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是:圆环式、放射状的发展格局,控制城区的发展,转向周边郊区发展卫星城。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格局并不是根本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相反,发展公交、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个体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更为有效;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确立,其根本在于“付租水平”;乡村、郊区的城镇化发展应得益于城市职能的分化、企业人员的外迁等。【补偿训练】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发展,成长为大型城市甚至超大型城市时会导致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向该地区高度聚集,同时还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优质资源。上述现象可称为“城市虹吸效应”。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属于“城市虹吸效应”的有利影响是()A.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利于提高劣势城市的教育、医疗水平B.缩小一二线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差距C.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规模进一步扩大D.人口回流,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平衡(2)劣势地区规避“城市虹吸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B.采取措施禁止人口迁出尤其是人才外流C.积极发展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D.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打造超级城市【解析】(1)选C,(2)选A。第(1)题,根据材料中“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吸引多种优质资源集聚,有利影响是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利于提高大城市的教育、医疗水平;扩大与一二线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差距;人口集中,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剧。第(2)题,劣势地区规避“城市虹吸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禁止人口迁出,尤其是人才外流不符合国家政策;积极发展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留下的是廉价劳动力,不能留住人才;经济水平低,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但不能打造超级城市。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下图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变化率图。读图回答3、4题。3.该都市区在发展的Ⅱ阶段可能会出现()A.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C.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D.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4.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A.城市规模持续扩大B.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新兴产业不断兴起D.城市居住环境恶化【解析】3选D,4选C。第3题,读图可知,Ⅱ阶段都市边缘区人口增加,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人口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从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向边缘区迁移;但是城市总人口数量不会减少;城市环境质量不会得到改善;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等问题,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人们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迁入。第4题,据图,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都市核心区人口又明显增加,说明为再城市化阶段,由于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再城市化。【补偿训练】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分别为大都市区发展、综合发展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德国70%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中。下图示意美、日、德三国的城镇化进程。据此完成(1)、(2)题。(1)据图可知,日本城镇化()A.起步最早B.水平最低C.速度最快D.发展滞后(2)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德国城市()A.辐射作用强B.人地矛盾小C.发展差异大D.经济发展快【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由图可知,日本城镇化水平由1870年最低发展到2015年最高,因此可得出其城镇化进程速度最快。第(2)题,由图可知,德国的城镇化发展比较稳定,说明人地矛盾较小,若一地人地矛盾强烈,那么城镇化进程势必较快;一般城市越大,其辐射作用越强,而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由图不能得出德国城市的发展差异大;因为如果经济发展快,那么其城市进程应该加快,而图中并无此趋势。都市圈(区)是指由其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2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1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3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1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分析区域联系 单元活动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