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马靖昊-债转股本质上是在玩资产负债表的把戏!.doc
上传人:佳晨****ng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推荐】马靖昊-债转股本质上是在玩资产负债表的把戏!.doc

【推荐】马靖昊-债转股本质上是在玩资产负债表的把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靖昊:债转股本质上是在玩资产负债表的把戏!截至2016年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逾2万亿,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近35%;不良贷款率为2.08%,告别”1”字头.突然冒出这么多不良贷款,怎么办啊?笨蛋,债转股啊!据可靠消息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潜在不良资产.霍立辉Huolihui:连续几年的经济下行,加上国营企业的腐化,还有国有银行的贷款的腐败,不良贷款不可能区区2万亿,巨大的黑洞只有当权者自己明白!从上述1万亿债转股的计划中,至少可以推测出:1.实体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务链,可能比我们想象的,绷得更紧;2.银行的不良率上升,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一定存在大量披着正常、关注类外衣的不良贷款.我认为,债转股在本质上是在玩资产负债表的把戏,银行将债权换成投资,企业将债务转为资本.具体表现为:银行将”贷款”科目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企业将”长期借款”科目换为”股本”科目.银行和企业的财务报表就双双靓丽起来了,一个”降低”了不良贷款率,将这笔贷款从资产负债表的信贷栏上抹去,避免其成为不良贷款,盈利不会受到影响;另一个帮助企业去杠杆,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再没有沉重债务负担,减轻经营压力.然然儿然:炒股炒成股东,放款也要放成股东了.说会计:规范的说法是:约炮约成老公,放贷放成股东.从常识出发,如果企业借钱不能按时还本付息,银行即使将其债权转为股权,也无法从中获益,拿不到投资回报的,本质上,银行的不良资产还在那里,如果换个会计科目掩盖一下,就说不良资产没了,是自欺欺人.对企业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债转股后,再也不用为还本付息发愁了,可能爽得这些高负债企业像打了鸡血一样继续瞎搞.风雅之后:还不了债的公司,几乎接近资不抵债.债权转为股权也是垃圾资产.这种玩法,基本是颠覆了正常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而是逆向淘汰.有了债转股作为后盾,亏损企业不再拼命努力如何将企业扭亏转盈,大不了放贷放成股东,大家一起high.可以说,债转权整体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既不利于压缩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也难以实现债转股后企业经营状况的真正改善.春暖花开了哟:国企盈利时,一小部分人得利了,国企亏损时就要全民要承担.天理在哪里,把储户当猪一样痛宰,太不人道了.其实债转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不是什么创新.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脱困过程中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曾经使用过,当时将四大银行1.4万亿元不良资产剥离,与目前唯一的区别是当时由财政兜底组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曲线解决银行债转股问题,可以说90年代末搞的是政府主导型债转股.而这一次,国家估计是以”其他规定除外”这一条突破《商业银行法》不允许银行持有企业股权的规定,允许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不良贷款直接转换为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股权,是谓银行主导型债转股.看起来债转股很神奇,看似化解了银行不良资产,企业不欠债,银行也没有坏账,这个世界岂不真的存在空手套白狼!实质是这个不良资产只是从姓债变成姓股而已,最终化解这些烂账只能是央行多印钞票,去稀释,为这些烂债买单的冤大头最终只能是咱老百姓.我预测,往后M2增速会继续加快.总而言之,试图用债转股来”帮助”企业去杠杆、”帮助”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与掩耳盗铃又有何异?暴风雨要来,就让它痛痛快快来吧!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