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第12课甲午中日和平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国家××局水下文明遗产保护中心曾认定一艘在丹东某海域的沉船系甲午中日和平中沉没战舰,疑为“致远号”或“超勇号”。如果这艘舰船真为“致远号”的话,其该当沉没于()A.辽东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答案】C【解析】“致远号”在甲午中日和平中的黄海大战中沉没,故答案为C。2.如图是刊登在近代英国非常流行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中名为“小矮子打倒大个子”的一幅漫画。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讽刺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持观望态度B.讽刺甲午和平中“小”日本打败大清帝国C.讽刺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宣战而战胜D.讽刺日军发动九一八事故而国联坐视不管【答案】B【解析】观察漫画中人物外型,再结合漫画名称“小矮子打倒大个子”可知,其反映的是甲午中日和平中日本打败中国,列强观望。故答案为B。3.有人说:“中日关系的逆转,是从甲午之役开始。”以下各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设厂的特权,不断对华进行本钱输出B.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占据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基本完成了对华海上封锁C.日本利用《马关条约》使重庆开埠通商,将侵略魔爪深化到中国内地D.日本利用《马关条约》的赔款发展了军事和教育,迅速成为帝国主义强国【答案】D【解析】“中日关系的逆转”是指两国之间的综合国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故D项最能佐证材料中的观点。4.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该记载反映的是以下哪次和平的情景()A.第一次雅片和平B.第二次雅片和平C.甲午中日和平D.八国联军侵华和平【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致远”“倭船吉野”“管带邓世昌”可以判断记录的是甲午中日和平中的黄海战役的情景,邓世昌是甲午中日和平中的民族英雄,故选C项。5.“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如今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南京条约》是中英单方签订的,但根据材料中“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可知该场和平是甲午中日和平,故A项错误;《北京条约》是中国被迫与英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是和日本,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列强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虽然包括日本而非仅日本一国,故C项错误;1894年甲午中日和平爆发,中国战胜被迫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故D项正确。6.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揣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该当是9∶00~10∶00朝鲜与东学党起义10∶10~11∶00北洋海军的悲歌11∶10~12∶00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和平及其影响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朝鲜与东学党起义、北洋海军的悲歌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共性。7.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和平名称工夫和平的结果或影响A雅片和平1840~1842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B第二次雅片和平1856~186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C甲午中日和平1894~1895清政府被迫开放沙市、苏州等地为商埠D八国联军侵华和平1900~1901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A.AB.BC.CD.D【答案】C【解析】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A错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B错误;C符合史实,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保护在华利益、扩大侵略权益而弹压义和团运动,D是因果倒置,错误。8.美国公使田贝说:“现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类状态出现鄙人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对于惩治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故外国公使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9.清政府褒奖牺牲在一场和平中的将领林永升“争先猛进,死事最烈”,并追赠其荣誉称号“太子少保”。这场和平是()A.第二次雅片和平B.甲午中日和平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和平【答案】B10.下图为甲午中日和平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阐明甲午中日和平中国战胜的缘由之一是()A.军队指挥体系落后B.洋务派任人唯亲C.军队贪污腐败盛行D.舰队数量的过多【答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