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森林****io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课堂实录.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课堂实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壶口瀑布》课堂实录一、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梁衡的《壶口瀑布》,这是游记单元的首篇文章。你知道游记有哪些特点吗?生:游记就是随着游览顺序记录自己看的景色。生:还要抒发自己的情感。师:两位同学概括出了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跟着梁衡走进壶口瀑布,看看他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二、初读理游踪。师:首先我们来梳理下作者的游踪。梁衡两次游览壶口瀑布,一•次在雨季,一次在枯水季。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屏幕显示」(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中的关键词,把握作者的游踪、立足点、观察角度以及所见景物。略)时间立足点观察角度所见景物雨季滩里沟里的河水枯水季龙槽壶口河心仰观龙漕壶口河水平视河心脚下的石时间立足点观察角度所见景物雨季滩里俯视沟里的河水枯水季河心俯视龙槽壶口河心仰观上游河面的河水河心俯视龙漕壶口河水河心平视龙槽两边的滩壁的水河心俯视脚下的石师:透过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生:作者的立足点没有改变,通过不同的观察视角来展现壶口瀑布的水。师:对,这种手法是定点观景。生:所谓游踪不一定都要有明显的“移步换景”,作者在某一个立足点上,游目四顾、变换视角,这也是一种游踪。师:你很善于发现总结。抓住方位变换和视角转换的词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游踪。这就是游记中的第一要素一一所至。三、品读赏所见师:通过梳理我们知道,作者重点写了枯水期游览壶口瀑布,所写景物以河水为主。下面我们通过品读,感受枯水季壶口瀑布水的特点。「屏幕显示」圈划出描写枯水季壶LI瀑布水特点的语句,研读赏析。(学生自读圈画)生:“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操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河水比喻成千军万马,写出了黄河水来势汹汹,气势磅礴的特点。师:你读到了壶口瀑布水的磅礴气势。有没有从不同角度赏析这句的?生:这里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涌、挤、撞、推推操操、前呼后拥、碎,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表现出了黄河水排山倒海、湍急汹涌的气势。师:从这些拟人化的动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壶口瀑布的奔腾激越。刚才同学们从修辞、动词角度赏析了这句话,老师也关注了这一句,发现句式参差不齐,感觉不如排比句有气势,就进行了修改。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屏幕显示」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操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改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不断挤撞推操,不断前呼后拥,不断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教师读改后文字,学生齐读原文。提示边听、读边思考。)生:改句乍看很有气势,但细读却发现原句中错落有致、音韵和谐、美不胜收的美感没有了。生:原句中“互相挤着、撞着”之间的顿号就表明水冲撞的短促气势。“推推操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四字排列,读来仿佛是黄河如千军万马在黄土高坡上奔腾,兽脊踊跃,横冲直撞,改后这种感觉就找不到了。师:真好!你们不只注意了语言形式的变化,更注意了内容的变化。请同学们接着赏析其他语句。生:“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运用“吸”“拢”“冲”“跌”“碎”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表现了壶口瀑布水的险。生:这里还用了拟人,几个“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时受到阻隔的样貌,就如人一样,正经历着许多的磨难。师:不错,大家能从不同角度来品味赏析。老师补充一下,这里用了五次“跌”,三次“碎”,不仅写出了水与石搏击过程中的艰难与困苦,还具有独特的音节效果。我们一起来朗读感受。(生齐读)生:“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水比作“6毯”、“钢板”,传神地写出河水的“凝重”“猛烈”,也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表现了出来。生:我补充一下,动词“涌”字写出了黄河水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依然奋力向前方奔腾的气势。师:你们读到了黄河水的博大宽厚、勇往直前。生:“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I: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这里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其他形态,其中“钻”“觅”“淌”“夹”等动词运用十分贴切,使文章灵动生姿。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