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1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层总结报告.doc

基层总结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依据基层试验段铺筑方案,我部于5月19日在K86+040~K86+210右幅铺筑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在铺筑过程中管理处、总监办和驻地办领导先后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监理对试验段进行了全程监控,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通过铺筑的试验段,验证了生产配合比,确定了松铺系数,并总结了施工组织、运输车辆和摊铺能力的配套关系,压实机械组合及合适的碾压遍数等数据。正式施工时将以此作为施工控制依据。试验段铺筑总结如下:一、试验段铺筑时间及里程(1)铺筑时间:2010年5月19日(2)铺筑里程:下基层K86+040~K86+210右幅;上基层K86+090-K86+170右幅。二、施工配合比基层试验段理论配合比为(重量比)水泥:碎石=4:100三、现场人员组成及安排我部为成功铺筑基层试验段,组织了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试验段施工现场人员。试验段铺筑由我标段生产副经理韩胜刚担任施工现场负责人,负责试验段施工准备,拌和料的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以及人员安排、机械调配等工作,总工程师李杰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各工序主要负责人如下:岗位姓名岗位姓名施工负责人韩胜刚技术负责人李杰试验负责人张胜东质量负责人方吕伟各施工环节人员配置表施工工序人员数量负责人施工工序人员数量负责人测量控制4周辉拌和15王西昆试验检测13张胜东运输15陈全顺质量检测3方吕伟摊铺10赵九龙技术控制2谌昌波碾压8田云龙安全管制3李强养生5柴长双具体人员分工如下:姓名职责分工要求李强、龙高安、谢峰勃沿线水稳料车运输路线安全巡查袁江华拌合站车辆装料指挥何艳杰前场料车到场指挥赵九龙现场摊铺周辉王涛刘记超刘鑫检测松铺系数、宽度控制谌昌波、苏琪现场摊铺厚度、横坡控制建国伟现场平整度检测高宗斌、宫照民摊铺挂线检测试验人员配备表姓名职责分工要求张胜东试验总负责王艳彬、谌琛前场压实度、含水量检测田云龙碾压遍数周成龙、张翔、祖峰后场灰剂量、筛分、含水量测定张宏瑞、张雨、谈于星、张龙、王莎无侧限成型验证振动击实标准密度王娜拌合站与前场沟通四、机械配置通过基层试验段的铺筑,我部配备的机械能满足施工的需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机械配置表工序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性能拌和稳定碎石拌和设备华山WBS6001台良好装载机ZL504台良好运输自卸汽车各种型号15台良好摊铺稳定碎石摊铺机三一WTU9512台良好碾压单钢轮压路机徐工XSM2204台良好单钢轮压路机戴纳派克YZJ20-51台良好双钢轮压路机XD1301台良好胶轮压路机XP201、XP3012台良好养生洒水车东风1453台良好五、铺筑方案(1)工艺流程交通管制养生碾压摊铺铺运输拌料测量控制施工准备(2)施工准备=1\*GB3①配合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19-37.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36:22:12:30,水泥剂量4%,最大干密度2.43g/cm3,最佳含水量4.7%,水泥剂量4.5%,最大干密度2.41g/cm3,最佳含水量4.3%。②碎石为洛南卫东石料厂生产的19-37.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均满足规范要求。③下承层准备:铺筑基层之前,必须将底基层表面浮土、杂物等全部清理干净,并在摊铺前洒水湿润后按1-2Kg/m2的用量撒水泥做为两层的粘结材料。④现场准备:基层摊铺过程中采用两侧立钢模,以保证基层两侧碾压密实。支立模板:按照设计的基层宽度划出摊铺两侧边线,在外侧支立18cm×6mm×300cm槽钢作为模板,同时用三角钢钎加固,内侧在已施工的底基层上支立钢模,每根槽钢采取3根钢钎垂直固定,并用方木斜撑在路床上,方木另一端支撑在钢钎上。下基层施工完后,放出上基层立模钉,重新支撑上基层的模板。并在两个模板连接处采用小方木加固,保证两块模板不出现错台现象。⑤测量控制技术人员每10m设中心、边部高程控制桩,并在每个桩位上标明桩号。根据设计图纸基层的宽度在中心、边部控制桩的内侧图纸的相应位置设置模板铺设桩。(3)拌合站拌料拌合站必须在试验人员确认各种参数(仓门高度、皮带轮转速、配比是否准确等)情况下才能开机拌料。混合料拌合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配合比执行,由试验人员不定期取料进行滴定试验,确定水泥剂量,一般控制超过配合比用量的0.5%左右。(4)混合料运输混合料运输采用20t以上自卸车,根据运输距离长短选择合理的车辆数。试验段共采用运输车辆15辆,运距约9Km。拌合完成的混合料储存在成品料斗内。运输车辆在接料过程中,采用前、中、后三段装料,保证混合料不产生粗集料离析现象。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做到车距均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