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一只****iu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答案:1.C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蓝月亮”围绕行星运转,应当属于行星的卫星,故选C项。第2题,行星不会发光,“蓝月亮”不属于太阳系,其上的光照来自恒星,故选D项。2016年8月12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来了超常规模的大爆发,每小时天顶流量达150—160颗,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可轻松观测到这一天文现象。英仙座距离地球约为2.5亿光年(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据此完成3~4题。3.英仙座属于()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4.英仙座流星雨源于()A.英仙座的恒星B.英仙座的小行星C.太阳系的彗星D.太阳系的星际尘埃答案:3.A4.D解析:第3题,英仙座与地球的距离大于银河系的直径,所以英仙座属于河外星系。第4题,流星是星际物质和尘埃与大气摩擦产生的。读下表,完成5~6题。行星名称与太阳距离/108km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大气及成分表面平均温度/℃水星0.57987.9天58.6天极稀薄,氦、气化钠白天350,夜晚-170(固体表面)金星1.085224.7天243天浓密,CO2480(固体表面)地球1.51年23小时56分4秒浓密,N2、O222(固体表面)5.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水星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C.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D.金星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5.C6.D解析:第5题,八颗行星的轨道排序由内向外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行星具有同向性,水星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金星固体表面平均温度为480℃,比水星高。第6题,由于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下图为我国太阳能平均总辐射量(kW·h/m2)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约为()A.1000kW·h/m2B.1050kW·h/m2C.1100kW·h/m2D.1150kW·h/m28.考虑综合效益,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建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7.D8.C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位于青藏高原上,在2000—2100kW·h/m2,最小值在四川盆地,在900—1000kW·h/m2,故图示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在1000—1200kW·h/m2,故最大差值应接近1200kW·h/m2,D项正确。第8题,建太阳能热发电站,需要考虑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市场电力需求。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低;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人口密度低,需求量少;丁地需求量大,但是年太阳辐射不足;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年太阳辐射强,人口较乙地多,市场需求量大,综合效益最明显,故选C项。下图示意1961—2010年某市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及总云量的多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1—1985年,总云量比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的年际变化小B.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逐年减少C.总云量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D.总云量逐年增加10.图中显示出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重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大气悬浮物含量D.昼长答案:9.C10.B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1981—1985年,总云量的年际变化明显大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的年际变化;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并不是逐年减少的;大部分年份总云量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呈负相关,即两者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总云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并不是逐年增加的。综上可知,C项正确。第10题,读图可知,大部分年份总云量与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呈负相关,即总云量增加则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减少,总云量减少则太阳总辐射年平均日总量增加;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