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巷口镇青吉小学校年级:一年级第一册科目:数学上学了教学内容:第1——2页教学目标: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品教育。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3.让儿童在数数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表现出来。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执教;江民执教时间;2011年9月6日第周星期二课型:编号:教学过程:一、问:九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学生回答,板书(上学了)今天,小朋友们上学了,老师先带小朋友一起参观校园,请小朋友门仔细的观察,我们的校园都有什么?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参观校园,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看见了一些什么?学生交流]师: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宽阔的操场就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你喜欢自己的校园吗?二、出示挂图老师这里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图,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学生观察:这所校园有些什么?同学们在干什么?观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0]小结: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认真,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那些数呀?学生说1——10,并齐读三、那你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说说身边的事吗?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原来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到处有数学。四、谁知道我们这节课上的什么课吗?你们喜欢数学吗?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比高矮、比长短。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感知物体是有长有短。有高有矮;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高和矮是比出来的。教学重点: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的长短、高矮进行比较。教学方法:教学准备:长短不一的小纸条。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执教;江民执教时间;2011年9月日第周星期课型:编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小朋友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不同长短的小纸条和不同长短的小木棍。请拿出来,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你们准备这些东西吗?对了,我们今天需要来学习怎样比较物体的长短。二、新授。1.导入主题动手摆一摆老师让你们准备的小纸条,自由观察。师:你发现了什么?生:纸条有长有短。师:那你是怎么发现纸条有长有短的呢?生:比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主题)教师板书:比长短。2.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纸条,说一说哪个长哪个短你是怎么比出来的?(1)小组交流并讨论。(2)点名汇报讨论结果。(3)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就是要把比较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观察,比较的方法可能有不同,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3.感知高矮。师:喊两位个子高矮悬殊比较大的学生上台来,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身高。生:一个高,一个矮。(此时可以教育学生不挑食、多运动可以长个的思想)教师板书:比高矮4.什么情况下要比高矮。师:我想请两位学生来帮老师一个忙,有谁愿意啊?生:我愿意————师:(找两名身高相差不多的学生,分站两边)老师想让他们其中的一位学生帮老师挂挂图,老师希望高的那位帮我挂哟。(这时学生无法用眼睛直观两位学生的高矮,于是想出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师:怎么比呢?(找学生演示比学生高矮的过程)5.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1)小组讨论比高矮的方法。(2)比较高矮的方法也有很多,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再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方法很好,教师也可以让其他学生试一试这种方法。(身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比较的方法。学生活动时,教师要主意了解学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为全班交流做准备。)(课间活动:歌曲律动《我们来唱歌》)三、当堂练习。1.比一比。完成教材做一做。这是一个比长短的游戏,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比的物品可以自由选择。2、排队游戏。让学生自主的按从矮到高的要求站队。比一比看谁站的最好,看谁站的最对。完成教材第十页做一做。3.完成教材练习一第5—7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物体的是有长短的,我们也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还知道了我们的身高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同学高,有的同学矮,我们也学会了跟同学比较高矮。那么我们在的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将要遇到更多的问题,有很多都是可以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那就让我们学好数学,让数学来为我们大家解决更多的问题吧!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