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该是所有孩子的父母.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该是所有孩子的父母.doc

教师,该是所有孩子的父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该是所有孩子的父母——读《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有感冯叶琼很欣赏钱文忠老师的在财经频道做的公益广告:书能使一个人静下来,在喧嚣的城市中涤净心灵的浮华。这无疑提醒我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别忘了读书。最初拿到这本书,缘于我们的顾园长。三八节,我们没有别的礼物,有的就是顾园长送给我们的张文质老师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自翻开此书的扉页始,就有些许遗憾:为什么不早20年出版?这样或许能用在教育儿子上!瞧,我们就是如此功利,连读书的目的性也这么强!然越往下看,就越爱不释手,张文质老师如一位长者,尊尊教诲我们怎样做父母、更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唯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父母这个神圣的角色!张文质老师告诉我:把孩子生下来,实际上就意味着生出一份责任、慈爱;那么,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不也意味着一份责任、一份慈爱吗?我们理应成为孩子最亲、最爱的人。从教二十年来,我看到: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上越来越富足,然而在精神上越来越枯竭,社会的压力甚至已经延伸到我们幼儿园,生命的花朵已然从幼儿始就被悄然摧残。我们意识到了吗?家长们意识到了吗?可人像是时装模特,每天都能换上一套不一样的漂亮衣服。春末夏初时节最是闷热,户外运动的时候,瓷娃娃般的可人竟也鼻尖上冒出了细小的汗珠,笑脸红扑扑的,可是当老师要帮助她脱衣服的时候,她怎么也不让,原因是里。面的衣服和小裙子不搭,脱了外套后影响形象。当其他孩子看到新玩具欣喜若狂的时候,可人总垂着眼帘,不屑一顾,好像这些玩具跟自己本就毫无关系。原因只是家里有的是玩具,她就从也体会不到拥有新玩具的快乐!有一次学校排练节目,需要最前面的一个孩子有劈叉的动作,老师随口说了一句:可人好像劈叉是不行的,换一个孩子吧。第二天,排练节目的时候,可人竟一下就劈到了地上!可人是没有双休日的,其他孩子在公园的时候,可人要奔波于钢琴班、美术班等六个补习班之间,可人父母还乐呵呵地告诉我们,可人很愿意!可人还是一个孩子吗?不自觉间,她已然被夺去原本属于孩子的一切却浑然不知,家长还以此沾沾自喜:我们的可人真听话!我想可人的父母就是张老师笔下走入误区的家长,他们惶惶不安、充满各种各样的忧虑。他们是对孩子过度教育的典型,总是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他们或许不知道:太高的期许既可能是动力,更有可能是灾难。可人已经失去了童真,失去了生命的本源。她可能成功,但是会幸福吗?而像可人般的孩子每天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着,我们该怎么办?有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孩子上,都是随大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样就有可能把对孩子学业上的要求变成家庭教育的核心,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在为孩子的学习疲于奔命的时候,从而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其他方面,比如说,情商、胆商、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社会规范……更为核心的价值反而失落了。因此,要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需和家长首先达成共识!张文质老师在书中说:教育孩子一定要达成共识!对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比选择哪种教育更重要。一对恋人在组成一个家庭的时候,其实是按照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重新融合,所以,在家庭里面,对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比选择哪种教育更重要。相同的道理,老师和父母之间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因此学校和家庭首先要达成共识,帮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保证教育的正常进行。我们常说,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顾名思义,首先成为孩子的良师,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这和张文质老师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他说:父母能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是有阶段性的。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最主要的责任是引导、帮助孩子成长得更好,对于这个阶段的父母来说,管教孩子是他核心的工作,陪伴孩子是他最基本的担当。所以,尤其是3~9岁的孩子更需要管教从严。当然,同时又应该温和而又严格。就是让孩子首先意识到,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他。他的言行举止,父母都会及时地给予评价,给予纠正,甚至给予严格的惩戒。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幼儿园教师在成为孩子的朋友之前首先得给孩子为人处世的规矩,原则性的问题丝毫不能怠慢。这里的朋友也只是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温和的朋友式沟通使孩子更能接受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社会规范等这些做人的根本准则。细细品读张文质老师的这本书,它是在教父母成就父母一生最大的事业。教师该是所有孩子的父母,张老师的的书也同时在教导我们老师,如何成就教师一生最伟大的事业。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