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吉林师范大学英美文学教学及教改资料课程发展历史沿革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富于启发性的形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素质;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与作品欣赏上,同时,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将语言学习与文学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我们是从以下方面去做的:第一,英美文学作品有各种各样的体裁、题材和风格,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教学中从"大处"着眼,即从作品主题着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集策划、导演与主演三职于一身。第二,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同时能够在高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优势在于"增加语言使用机会,扩展语言使用思路"。"听"的能力可以通过用英语讲授、解释与讨论文学问题达到训练目的;"说"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较规范的英语连贯表达思想、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要求学生能自如地参加课堂讨论;"写"的能力则体现在让学生对所读作家与作品用较准确的笔语发表感想、进行评论。这样,学生在低年级所培养起来的语言技能在文学课上就能得到广泛、综合运用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英语连贯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直至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因此,文学课上需要教师用质朴易懂的英语分门别类地系统介绍文学术语、文学流派与思潮、作家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以及文学评论的某些理论,为学生深入研究英美文学提供必备的工具。当然,在讲解时,可按所读作品的类型适时讲解,并辅以实例,这样可使学生容易理解与记忆。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本课程的教学使用了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我们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同时,积极运用现有各种音像资料,努力提高教学的效果。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从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出发,以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形成全新的课程方案,力求实现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史为纲、文史结合;所选作品力求题材广泛、难易适度、形式多样。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中世纪英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文学;英国前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英国文学2.教学目的:通过文学史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了解英国文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品;通过英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英文原著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3.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在教学实施中,抓好课堂讲授、辅导答疑、课外作业、讲座和录像等环节,实现教学目的。①课堂讲授:学生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活动。高水平的课堂是培养高质量的学生的基础。任课教师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钻研教材,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与作品欣赏上。同时,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将语言学习与文学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适当提问、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辅导答疑:辅导答疑是辨伪解惑和个性培养的必要环节。本课程一直安排业务素质好的教师定时定点辅导答疑。③课外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相当数量的课外作业,并由辅导教师全面认真地批改,这是另一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足够重视。④讲座:聘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设英国文学系列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认识高度。⑤录像:播放一些经典文学影片,弥补学生阅读量的不足,使学生对所探讨的文学作品有一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4.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现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讨论。通常我们每学期组织三次课堂讨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准备,写成讨论提纲,然后由教师组织讨论。课堂讨论效果很好,我们推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交流,加强师生沟通,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另一主要形式是论文写作。该课程任课教师每年指导大量学生进行文学评析方面论文的写作。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在我院学生参加全国专业英语八级考试中,我们的通过率呈历年上升的趋势,其中00级有一个班达到100%;我们的考研录取率一直在全校较高。对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进行分析可看出,学生对英国文学掌握好以及由此带动的知识的提高和学习性趣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原因。教学条件我院"英国文学"课程已具备了良好的教与学的各项条件。在教材的使用和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本"的方针,密切关注国内的最新教材出版动态,并本着以下几条原则来选用教材:1,具有权威性。2,具有稳定性。3,配备辅助教材。4,适当调整教材。5,自编教材和讲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