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报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报告.doc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报告南京市栖霞区教育督导室二〇一二年五月2012年4月9日至11日,由区教育督导室、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及区教研室负责同志、教研员等20余人组成的综合督导评估组,依据《南京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对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学进行了素质教育综合督导现场评估。区教育工委张青副书记亲临督导评估现场指导工作。督导现场评估期间,评估组成员听取了王明俊校长所作的学校自评报告,观看了学校办学成果专题片;深入课堂听课,查看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观摩升旗仪式、广播操、大课间活动与社团活动,实地察看校容校貌与教育设施装备,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分别召开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与社区代表座谈会,进行校级领导、部分中层干部个别访谈,组织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工、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与社区代表问卷调查。在深入调查研究、大量获取信息、充分对照验证的基础上,督导评估组成员按照分工进行梳理,小组交流,大组汇总,形成督导评估意见,现从三个方面报告如下。一、学校基本概况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前身燕子矶小学创建于1923年,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学校之一。2004年以后,随着全区教育布局调整和厂办校剥离,原太平村学校小学部、化工厂小学和燕子矶小学三校合并到燕子矶中心小学,迁址到原太平村学校办学。校园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9(含1个培智班)个,学生1222名。燕子矶地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发源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真人教育理论”和“爱满天下”的平民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燕小人,学陶师陶薪火相传,成为学校办学的传统。近几年来,燕子矶中心小学更进一步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本着“爱满天下”的育人宗旨,渗透“求真育美”的教育思想,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追求优质的平民教育目标。2004年11月学校通过南京市实验小学的验收,2005年9月起,为满足社会对多元教育的不同需求,促进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条件也进一步改善;学校先后荣获“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南京市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试点学校”、“南京市振兴阅读项目实验学校”、“南京市绿色学校”、“江苏省冬锻三项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支教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主要办学成绩和特色(一)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近几年来,学校致力于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强基固本,努力建设“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教师群体,提升两支队伍整体素质。1.建设一支勤奋高效、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学校现有校级领导3人,平均年龄46岁;中层干部9人,平均年龄37.6岁;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专业结构比较合理,所担任学科教学覆盖较为全面,能够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其中有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3人。班子成员办学思想端正,积极探索、思考并努力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作风民主,能够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全校师生,赢得了师生的信赖,学校各项工作运转规范有序。党支部领导党员和全校教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争一创实践活动,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政治核心、监督保证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每年召开的教代会,进行校级领导述职和民主评议中层干部,程序规范,发挥了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完善,群众认可度较高。学校注重青年干部的培养,为后备干部成长创造条件,努力提高青年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2.学校现有教师75名,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6人,占88%,本科学历46人,占61.3%,4名教师教育硕士在读。教师学科、专业、年龄结构配套基本合理。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提倡“两有”(有乐业的情怀、有读书的精神)、“三爱”(爱生如子、爱职如命、爱校如家)和“五种意识”(目标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研究反思意识、争先进位意识),培养教师树立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精神风貌。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升进修学习,更新理念,获得信息;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度,引导教师开展以集体备课和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共同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打造富有实效的课堂,初步形成特色;通过开展对口支教交流、名师有约等活动,优势互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