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ppt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语文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字词盘点1.读生字2.识多音4.解词语弥:更加。迭起:屡次出现。迭,屡次、接连。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窥,看。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高标:超群、出众。作家作品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在《新月》上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另有《老马》等,描写旧中国农民的生活,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引起广泛注意,受到欢迎。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诗刊》主编。他著有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写作背景闻一多先生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诗人臧克家1980年2月写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散文,并不是一篇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主题思想本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怎样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思路点拨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开篇,点题鲜明,突出闻一多先生踏实的治学态度和谦逊的品质。这两句话是对比关系:这两句话中“人家说了再做”和“我是做了再说”形成对比,“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和“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形成对比。这两句话也正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实质。这样安排,直接点题,并且引人思考,引出下文。问题探究2.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再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问题探究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大呼小叫,多用诗化的语言和文言词,不朴实。到底应该怎样看?(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诗人,应该看到,他是用诗化的语言写的。精练、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是本文的语言风格。我们不能强求一律,说朴实的风格就好,诗化的风格就不好。应该说各有特点,各有妙处。(2)文言词语,适当用一点,用得好,能使文章精练,增加语言的味道,是好的。要吸取文言中有生命力的成分,这是大家都赞同的。(3)文章气势盛,好像大呼小叫,这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正合适。因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刚性人物,富于阳刚之美。问题探究4.本文有什么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3)语言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