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社会政策的运行(一)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1、社会政策主体2、社会政策对象3、社会政策资源4、社会政策运行机制(二)社会政策过程1、社会政策的制定2、社会政策的实施3、社会政策的评估4、社会政策的调整(三)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一)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1、社会政策主体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责任承担者或行动者,它是社会政策运行中的核心要素之一。社会政策有不同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民间组织。社会政策主体具有主动性、多元性、权威性等特点。社会政策主体的角色: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政策评估者、政策调整者、资源提供者。2、社会政策对象指社会政策的受益者或社会政策法规直接针对的人群。从普遍的公众到特定群体,随具体政策法规有不同的情形。社会政策对象具有被动性、差异性、连带性等特征。社会政策对象的角色:政策诉求者、政策接受者、信息提供者。3、社会政策资源指社会政策中包含的可为政策对象享有的各种有价值的事物。从现金、实物到人力服务或法权,有不同的形式和类型。(二)社会政策的过程社会政策过程指社会政策运作的程序和步骤。最基本的包括:社会政策制定、社会政策实施、社会政策评估、社会政策调整。社会政策的制定(1)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内容:①确定社会政策的优先顺序;②确定社会政策的对象;③确定社会服务的标准;④确定社会政策资源的筹措方式和规模;⑤确定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通过确定社会服务的传递和运作方式,来实现社会服务和对象之间的有效衔接。(2)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①社会问题②政策资源③社会成本④社会事件⑤社会精英⑥传播媒介⑦执政理念2、社会政策的实施社会政策实施是指落实政策目标和执行具体行动方案的具体步骤与要求,包括政策实施的时间、行动安排、资源配置和策略的优先性考虑等。(1)社会政策实施的程序第一,政策宣传;第二,政策分解;第三,资源准备;第四,组织准备。第五,先行试点。第六,全面推进。第七,协调与监控。(2)影响社会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第一,机构的因素。第二,人的因素。第三,政策本身的因素。第四,政策以外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等)3、社会政策的评估(1)评估的意义:发现问题、了解效果、监控过程。(2)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政策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3)社会政策评估的方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整合研究、个案评估、制度分析、比较分析等。4、社会政策的调整(1)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保持政策连续性、促进政策不断完善、保证政策有序运行。(2)社会政策调整的原因:政策本身的原因、政府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三)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1、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角色(1)倡导者: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承担具体的服务工作、直接向政策对象提供各种服务的角色。换句话说,也就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相关政策下提供具体服务的角色。(2)实施者:社会工作者把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把具体的社会服务提供给社会政策对象。(3)评估者: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评估过程中依据一定的价值即技术标准对社会政策方案、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判断的角色。2、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1)典型示范:社会工作者可以身体力行、投身实践,创出某些服务模式,引起社会政策直接主体的注意,进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2)建言献策:社会工作者透过“说”去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3)间接服务和直接服务:为社会政策对象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4)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对所参与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对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要求第二部分:我国现行社会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总论:第一类:重在提供具体服务的政策法规(三、社会救助政策法规,七、优抚安置政策法规,九、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十一、劳动就业及失业保险政策法规,十二、医疗卫生政策法规、十三、社会保险的法规与政策)第二类:有关特定人群权益保障的法规(四、特定人群的社会政策法规)第三类:侧重调节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法律法规(五、婚姻家庭政策法规,六、社区矫正和人民调解政策法规,十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劳动就业政策法规中的一些内容)第四类:涉及社会组织管理的间接性的政策法规(八、社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十、民间组织管理及公益慈善事业促进政策法规)掌握要点:谁在何种情况下通过什么方式从哪里得到什么和得到多少?也就是最重要弄清楚以下几点:——对象的界定——资源的内容形式——手续和程序第三章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二)农村五保供养法规与政策(三)医疗救助法规与侦测(四)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