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教育培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应用、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编程、数控机床设备电气设计和安装调试、加工操作及故障诊断、数控机床维护和维修的现场应用型高级机械制造工程师,侧重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运用,不过分强调理论基础的系统化,但要求掌握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具有跟随技术进步,不断自我完善和长远发展的潜力。二、培养标准依据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学校专业标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按课程知识模块分别表述如下:(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要的数理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外语,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广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社科与科学素养;(2)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电工和电子技术、微处理器应用以及机电系统运行所需的控制理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常规低压电气元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方法,掌握可编程控制(PLC)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方法,掌握数控机床中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使用和维护(维修);(4)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理论和技能,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要求能够熟练编写出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并运用先进制造设备完成机械加工过程;(5)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所需要的机械CAD和CAM知识,要求熟练使用比较流行的相关软件,培养相应的二次应用开发能力,特别强调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知识的结合和综合运用;(6)培养学生在掌握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类数控机床,制造合格的机械零件,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维护、保养和维修,以发挥出数控机床的综合效能;(7)通过专业素质拓展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制造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跟踪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提升专业技能,并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8)通过企业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具有现场工程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意识;(9)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合理构思,创新设计和科学实施本专业领域有关的工程项目的能力。三、基本学制四年。四、培养模式依据机械制造行业对本专业现场工程师的能力要求与课程及教学活动关联矩阵(附件1),具体实施“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校内教学+企业实践”两个两段式(1+2+0.5+0.5)的教育培养模式,即:一年级为基础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为专业教育,前三年在校内培养,第四年在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五、理论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实施“卓越计划”总体方案,结合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以如图1所示的“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对应用型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全过程采用“系列化项目教学法”,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内容侧重点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能力培养。掌握够用的基本数理知识,了解制造行业的概况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可持续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机械零件、机械结构、机械设备和机电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和制图,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特性和机械制造工艺,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机电控制的核心技术,具备利用工程语言初步分析实际问题和进行专业表达的能力。获得大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具备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的实践方法准确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图1“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结构示意图全过程采用系列化项目教学法依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数控机床操作以及故障诊断维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按照公共基础模块、机电系统控制基础模块、顺序控制系统模块、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模块、CAD/CAM模块、数控机床综合运用模块、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等9个模块进行划分,具体的模块构成如图2所示。公共基础模块思想道德修养数学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