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昌西湖区独特的老人手机社区养老模式随着城市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空巢老人”和“病困老人”不断增多,如何让所有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近年来,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一条独具西湖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路。居家养老服务站,真正实现“家门口养老”6月22日,端午节前夕,西湖区广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门窗上艾叶飘香。十余位在此托养的老年人有的开心地吃着粽子,有的在看着电视,还有的专注地下着象棋。据悉,除开展托养服务外,广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和低收入老人提供上门照料生活、康复护理等低偿服务。自2011年10月开业以来,该中心已接待入托老人38位,提供日间照料服务200人次,上门照料服务60人次。目前,在该中心托养的老人有28人,其中年纪最大的97岁。第一位入住这里的龚婆婆满意地告诉记者:“家里子女都忙,不能照顾我,这个养老中心整洁干净,最重要的是离家近,还能和街坊邻居在一起,我在这里生活很开心。”广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西湖区15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站之一。“这1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全面覆盖了西湖区11个街道,覆盖率之高,走在了全国前列。”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养老服务站除了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日常护理、法律援助、供餐采购、就医陪护等服务,还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季度请来专家为老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年联系社区医疗机构为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此外,西湖区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创建了晚情协会、壮心协会等老年自治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团体,让老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在互帮互助中找到精神家园和心理依靠,真正让老人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政府购买服务,细微之中见真情“黄婆婆,我来了。昨晚您睡得还好么?”“小王这么早就来了?我睡得挺好的。”每天清晨,独居老人黄静庄开门迎来的第一位客人,十有八九会是社工王婷。王婷不但为老人送来新鲜牛奶,还会一边关切地询问老人的饮食起居情况,一边在老人的个人档案上认真作着记录。王婷告诉记者:“黄婆婆已经90多岁了,一直一个人住。社区委托我每天给她送牛奶,主要目的是敲开老人的门,走进她的世界,多给老人一些关心。”安排定点服务单位每天为90岁以上的独居、空巢老人订送牛奶,是西湖区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的“四个赠送”服务之一。在西湖区,凡是80岁以上的独居、空巢老人,每年还能享受到由社区工作站订送的生日蛋糕,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季提供的体检、送药上门,以及由定点家政服务公司每半月提供的2小时专业家政服务。这些服务,全部由政府出资购买。“高龄、特困老人,是老人中的弱势群体,为此,除了‘四个赠送’,我区还出台政策,为8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居家养老服务代金券,用于服务补贴”,据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们拿着服务券,可以去定点机构购买生活用品或家政服务。目前,该区每年投入为老人购买服务的关爱资金达20万元以上,直接受惠的老人达260人。广润门街道烟筒巷社区的独居老人罗金香已经90岁高龄。每天早上,她都会拿着政府发放的养老服务券去街口的“满意早餐”车买上一份早餐。“别看小小一张服务券,对我这种一个人住的老年人来说,可解决了不少问题。”罗奶奶感激地表示。信息化服务,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今年78岁的高桥社区居民李启亮,4月份刚从西湖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免费领取了一部“老人手机”。与普通手机不同的是,“老人手机”不但按键大、字体大、声音大,更在背面镶嵌着一枚“SOS”呼救键。遇到紧急情况时,只要按下“SOS”键,便可同时对事先设定的五个联系人号码进行呼叫和发送求救信息,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准确显示老人所在位置。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李启亮老人将手机“SOS”的求救联系人直接设置成了西湖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电话。不久前的一天早上,李老起床后突感头晕不适。“不会是高血压又犯了吧?”想到自己的老毛病,李老赶紧摁下了“SOS”求救键。西湖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刻派出医务人员来到李老家中。经检查发现,李老只是患上了感冒。“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我心中的安全感可大大提高,有了这个能求救的手机,我走到哪儿也不担心了。”李启亮高兴地说。除了给一百多位70岁以上的低保、空巢、独居、困难老人和优抚老人免费发放“老人手机”,西湖区还为483名独居老人安装了“爱心门铃”,为全区8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免费安装了“爱心快线”呼叫器。当老人遇到突发情况或有任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