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几种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要求作简明扼要的阐述,分析了各系统的优缺点及常用的适用范围【关键词】低压配电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中性线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不管哪类建筑物,在供电设计时总要采用其中一种接地系统,而且,各类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要求及使用环境也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如不正确选择,将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对供电可靠性有极大影响。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低压电网有五种接地方式(TN系统又分为三种)。接地方式:1、TN系统:TN--S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2、TT系统3、IT系统第一个字母(T或I)表示电源中性点的对地关系;第二个字线(N或T)表示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横线后面的字母(SC或C--S)表示保护线与中性线的结合情况。T--through(通过)表示电力网的中性点(发电机、变压器的星形联结的中间结点)是直接接地系统;N--neutral(中性点)表示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与电力网中性点采取直接的电气连接,即“保护接零”系统。TN系统TN--S系统S---separate(分开,指PE与N分开)即五线制系统,三根相线分别是L1、L2、L3,一根零线N,一根保护线PE,仅电力系统中性点一点接地,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到PE线上,见图所示:特点是,中性线N与保护线接地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中性线N在负荷不平衡时是带电的,而PE线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带电的。该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TN--S系统中的PE线上在正常运行时无电流,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无对地电压,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接地故障时,PE线中无电流通过,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故障,从而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一般规定PE线不允许断线和进入开关。N线(工作零线)在接有单相负载时,可能有不平衡电流。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满足各类环境的供电要求,是目前我国在低压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接地方式。PE线与N线的区别:※PE线平时没有电流,而N线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有电流。※功能不同,PE是专用的保护接地线,N线是工作零线。※PE线用黄、绿双色线代表,N线用黑色或淡蓝色代表。※PE线不得进入漏电开关,而N线可以。TN---C系统C---common(公共,指PE线与N合一)即四线制系统,三根相线L1、L2、L3,一根中性线与保护地线合并的PEN线,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到PEN线上,见图所示。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这种接地系统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使电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在TN---C系统接线中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或有单相负荷时,PEN线上有不平衡电流,且电流时大时小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点接地电位不稳定漂移,会使设备外壳(与PEN线连接)带电,对人身安全有危胁,其产生的电压降,将会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对敏感性电子设备不利。此外,PEN线上微弱的电流在危险环境中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在爆炸危险环境不能使用该系统。TN---C系统适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单相负荷容量小及无爆炸性气体、可燃物质的场所。TN---C---S系统即四线半系统,在TN---C系统的末端将PEN分开为PE线和N线,分开后不允许再合并,见图所示:TN---C---S系统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该系统的前半部分具有TN---C系统的特点,在系统后半部分却具有TN---S系统的特点,明显提高了人及设备的安全性。目前在一些民用建筑中在电源进入建筑后,将PEN线分为N线和PE线。该系统是一个广泛采用的配电系统,无论在工矿企业还是在民用建筑中,其线路结构简单,又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水平。对TN系统的要求、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用保护线PE(或共用中性PEN)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相连,且必须能同时将触及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上。采用TN---C---S系统时,当保护线与中性线从某点(一般为进户处)分开后就不能再合并,,且中性线的绝缘水平与相线相同。在配电线路中,其接地故障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为Z0·I0≤U0式中:Z0-------接地故障回路的阻抗(Ω);I0--------保证保护电器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故障线路的动作电流(A);U0-------相线对地的标准电压(V)在220V系统中,如发生单相接故障,其接地保护装置切断故障线路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