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模板14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模板14篇).docx

最新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模板14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模板14篇)编写教案需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教案还应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情境设置和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是一些教案范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篇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事物和现象,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三脚架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其中稳定性是三脚架的一个特性,而这个特性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较为抽象,而且孩子们可能对三脚架关注比较少,有时候就算见到了也不一定会注意它、探究它,因此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设计了“神奇的三脚架”这一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不断的操作和探究,迁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通过活动进一步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能力。1.尝试用游戏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探索用游戏棒撑起橡胶泥小球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的特性1.游戏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签、铃鼓等。2.课件。一、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初次尝试用筷子把彩泥撑起来。1.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1)这是什么?我们平时是怎么玩的?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指导。3交流尝试结果。(1)你们都成功了吗?你用了几根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的?(3)教师小结:我们在做的时候,每根游戏棒的一头插在橡皮泥的中间,要靠靠拢,高度一样高,下面呢,要分分开,才能将橡皮泥撑起来的哦。(比较幼儿的作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发现棒必须撑开才能站起来)二、第二次探索,尝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1.交代操作要求。师:刚刚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没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会老师给你们机会继续完成!那接下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咯!你准备好了吗?那听清楚了:我想请你们试一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是用最什么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是要比一比谁用的游戏棒最少哦?再试试看吧!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3.交流操作结果。你最少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了?(3根)有没有比3根更少的了?4.小结。我们发现,围绕一个中心点,把三根游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橡皮泥撑起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三、介绍各种“三脚架”,结合生活,谈谈三脚架的作用。2.用课件演示各种三脚架。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看看它们的三脚架在哪里?请你找出来?(请幼儿用笔划出三脚架的位置)(1)(出示相机三脚架图片)师:看看这是什么三脚架?他有什么用啊?(拍照的时候可以把照相机放在上面,这样拍照就更稳更方便了)(2)(出示画画三脚架)师:那这个是什么三脚架?(可以在上面画画,有了这个三脚架啊,就可以把纸架在上面画画了,很方便)(3)(出示三脚凳图片)师:看看这张凳子和我们坐的不一样吧,它有几只脚?所以我们叫它三脚凳。(4)(出示多层三脚架)师:这个呀是多层三脚架,它的每一层都可以用来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东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5)(出示架子鼓图片)师:看看这张图片中哪里有三脚架?圆圆的那个可以敲出声音来的是什么啊?(鼓)在鼓的下面有三脚架,所以叫它架子鼓。四、用三脚架原理制作“架子鼓”,体验成功的乐趣。1.介绍材料及制作要求。这里有一些竹签和扭扭棒,请你们用“三脚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个鼓架,把铃鼓撑起来。一个人拿住竹签,一个人用扭扭棒把竹签扎紧,注意要多扭几圈。再把三根竹签撑开来,摆成三脚架的样子。(请个别幼儿配合示范)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一定要把竹签扎紧。3.展示作品,请幼儿演奏,感受成功的乐趣。五、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再找找还有哪些有用的三脚架,用“三脚架”的原理还能做出哪些有用的东西。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三脚架”支撑的原理,培养幼儿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图片讲述生活中的“三脚架”,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幼儿在观察过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又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2.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操作贯穿始终。在活动中对操作结果的总结,都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思考探究的空间,让孩子做活动的主人,从而真正成为了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3.两个探究和两个递进:两个探究分别是开始部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引导探究和活动主体部分的幼儿的自主探究。两个递进是开始部分孩子进行第一次探究完了之后教师的阶段小结和结束部分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