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期末考试试卷A.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路》期末考试试卷A.pdf

《电路》期末考试试卷A.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__―考试试卷1、电阻是()元件,电感是()的元件,电容是()的元件。_―____―_A、储存电场能量B、储存磁场能量C、耗能_―____―_课程名称:_电路原理(A卷)__2009-2010学年第_1_学期_―_2、任一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__:线_号―_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C、实际电压源。_学―线_统分人―题号一二三四合计签名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__―__―_A、交流电路B、直流电路C、线性电路___―_得分_―___4、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_―此_―__―_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结点电压法__一、判断题:用‘∨’和‘×’在括号内表_―_得分__:―_5、已知i10sin(314t90)A,i10sin(628t30)A,则()。名_明正确和错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2―_阅卷人姓―过_iiii―A、超前角60°B、滞后角60°C、相位差无法判断_1212―_1、KCL、KVL为电路约束;各元件的VCR为元件约束。它们是求解电路的基础。_―_6、已知无源网络的复阻抗Z=(3-j4)Ω,则该网络一定呈()。___―_()_―___A、感性B、容性C、阻性_―超_―2、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方向。()__7、发生串联谐振的电路条件是()。_―__―___3、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L_―_11_―_A、0B、fC、__R0LC0LC:―得_4、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级―_班封_8、符合全耦合、参数无穷大、无损耗3个条件的变压器称为()。―_5、换路定律指出: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__―_A、空芯变压器B、理想变压器C、实际变压器_―___6、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_―不_―9、工程上认为R=25Ω、L=50mH的串联电路中发生暂态过程时将持续()。___―_7、串联谐振时在L和C两端可能会出现过电压现象,()_―___A、30~50msB、37.5~62.5msC、6~10ms_―_8、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_―___业―题10、某对称三相电源的三个绕组连成Y时线电压为380V,若将它改接成Δ形,专―_9、只要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一电容器,即可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_―_则线电压为()。__10、三相四线制电路无论对称与否,都可以用三瓦计法测量三相总有功功率。_―__―_A、380VB、660VC、220V___―答()_―___―__―_得分二、单项选择填空题: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得分__三、简单计算题:写出主要求解步骤即可。_―__密_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__阅卷人阅卷人(每小题5分,共30分)_―__―_:_―_别_系―_―_()1、图1所示电路,已知U=3V,I=2A,求U和I。4、已知图4所示电路中,R=X=10Ω,U=U,且电路中端口电压与总电SSABCABBCZ2Ω流同相,求复阻抗。AAIBIIZS+1Ω-UU-jXSC+R-密B图1C封图45、电路如图5所示。①试选择合适的匝数比使传输到负载上的功率达到最大;线2、求解图2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②求100Ω负载上获得的最大功率。12Ω+-U0104Ωn:内1++2Ω··20V8Ω5A+1004VU不-2ΩΩ2+-1000V—-图5图2要6、图6所示为对称Y-Y三相电路,电源线电压为380V,负载阻抗Z=(30+j20)Ω,求:(1)图中电流表的读数;(2)三相负载吸收的总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答ZAAu3、图3所示电路,求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u,u之间的关系。o12Z题BN′ZC图6得分阅卷人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40分)(必须有较规范的步骤,否则扣分,只有答案者,该题得零分)()1、列出图7所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4、图10所示电路中,已知i=10∠0ºA,ω=5000rad/s,R=R=10Ω,S126Vi1Ω5ΩC=10μF,μ=0.5。试求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并作相量图。+-R2发U6ΩC+-_-4AI2Ω11UCI++jC-R24Ω密10V3ΩUI+R8VSS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