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361.docx
上传人:St****36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_361.docx

语文教案_36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10篇[优秀]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自演,鼓励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自由创造想象。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2、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二、我的十分钟,学习生字1、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生字)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A、我认识“拼”这个“拼”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有一个词是“拼音”。)B、我还认识“剂”、“吵”、“雾”。我还认识“杂”、“器”。2、(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认识,这个字读fēn。)你是怎么认识的?(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3、我还认识“搬”。你是在哪儿认识的?(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4、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学生默读,边读边写拼音)6、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7、哪些字记住了?哪些没记住,要老师帮忙的?三、学习课文1、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2、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3、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4、“蜡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脸色像蜡一样黄。5、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老师很喜欢勇敢的孩子。请你试着读一读。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吵杂拥拼欺负喘纷2、指导注意字的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比例。3、学生练习,教师适当指导。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的】1、抓住要点,理解文章对人生作的比喻,树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2、发挥联想和想像,理解文章所说的理。3、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形象表达深刻道理的写法。2、难点:结合文中一些关键句子理解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的女作家冰心把人生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作是一棵小树。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人生》。二、课前热身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粗字。瞭望(liào)瞻望(zhān)攫取(jué)鲑鱼(guī)停滞(zhì)馈赠(kuì)2、结合文章解释下列词语。瞻望:往远处看或往将来看。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臆测:主观的推测。攫取:掠夺。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几个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2、思考,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你认为哪个比喻最形象,为什么?人生如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场。高塔这个比喻最形象。(明确:人生犹如攀登,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成长奋斗的进程,每前进一步,就如上了一个台阶。起初轻松快乐,越往上,难度越大。所以把人生比作高塔很形象。人类的命运有着这样的相似,但具体来说,生命的表现形式却千变万化。挖掘地洞、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中劳作则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活动景像。)四、结合关键语句,理解课文1、“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大多数正常人的一生”是如何过去的?为什么“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学生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每一件事物都是的”“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在任何值得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