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河中心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道河中心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规划.doc

六道河中心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道河中心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规划2011年4月20日迎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迈着踏实稳健的步伐,我们六道河中心小学走过了三年的路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承德市规范化学校、兴隆县花园式学校、校本研修示范校、德育教育基地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站在更高起点,立足于创建学校优质教育品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特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作为未来发展的办学指针。一、办学宗旨按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我们的办学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办学模式,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身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基础,创建以培养高素质有特长学生为特征的镇中心小学。二、办学理念学校共同价值理念: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共同的教育理念:以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校充满生活活力。为六道河小学每个学生的终身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发展:以学校发展为本,规范+特色,科学+人文,就是确立以人的发展即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以学校发展为根本的校本主义思想,让学校不断获得发展,永远充满生机,适应时代要求,实现优质教育社会效应的最大化。教师发展:以教师为本,规范+个性,智慧+风格,就是要给每个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促使每个教师在事业上有最优秀的业绩,提升教师职业生命质量。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规范+自主,合格+特长,就是学校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也要符合学生的长远发展,要促进每个学生最优化发展,为学生将来在社会的各个岗位获得成功,并不断获得成功做好准备。三、总体目标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学生群体,塑造“智慧加风格”的研究型教师团队,打造“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形成“特色、示范”的学校品质,做强“人文”、“智慧”、“优质”的教育品牌。力争把学校办成县域内文明建设的窗口学校,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教育科研的基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学校,生态文明的绿色学校。四、具体工作目标与措施〔一〕德育工作。按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德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现代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做尊重现代文明负责任于社会的中国人。1.工作目标(1)以德育人,以德立人,以德立校,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作为学校的品牌建设。(2)具有知书达礼的气质——学生能与文明为友,日常学习、生活懂得礼仪为先,懂得自我约束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3)具有鲜明的儿童形象特征——学生在六小特定的文化熏染下,思维活跃、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文明礼貌,表现出六小学生特有的形象特征。(4)具有坚实的持续发展潜力——学生不仅满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注重过程与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具有主动健体的意识——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自觉锻炼,开展健康有益的游戏娱乐活动,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能达到健康体质标准。2.主要工作措施(1)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的学生。(2)开展安全教育周、规章制度教育周、法制教育周等常规教育活动。(3)积极进行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扎实使用好《我成长,我快乐》,有效地进行“校园之星”、“三好学生”、“特长学生”及“明文班级”、“行为规范达标优胜班”等评比活动。(4)建设班队文化,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5)每年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健康节”、“科技环保节”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二〕教学工作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改革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动起来之中有效学习。1.工作目标(1)确立凸现深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观,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2)开展学科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好体育、音乐、美术学科基地。(3)构建“理想课堂”、“有效课堂”,总结和提升教师教学风格。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4)实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发挥评价的教育及发展功能,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2.主要工作措施(1)完善一、二年级英语教学,整合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内容,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2)开发和实施“篮球、乒乓球”、“课外阅读”、“综合艺术”等校本课程。(3)建立学校教学与质量检测资源数据库。(4)重视教学常规制度建设,建立随堂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