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8、心中那盏灯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三、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四、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谈话引入,激情:出示各种灯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分别出现不同的灯笼图片)在过去的年代里,过春节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夜晚打着灯笼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灯笼的故事。板书课题:心中的那盏灯齐读课题,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2、检查认字情况。(1)出示有关词语,反复、多种形式认读。(2)出示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三、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这篇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四、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体会其包含的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复习字词: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并提示相关词义,区分同音字。2、出示生字卡片,巩固重要笔画或易错笔顺。二、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使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曲线画出。2、出示学生说到的语句,进行感悟朗读:(1)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引导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感觉:A、“停”、“擦”、“捂”。说明一直摸着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活打磨。B、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爸爸这样做要干什么?(继续打磨冰灯。)C、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前面的做灯笼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态度,感受爸爸的爱。(2)父亲疾步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引导学生通过“疾步”、“连连”、“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感受爸爸当时的心情。(3)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以读代讲,感受“分明”。3、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在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文中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这是一盏最美的灯”?那作者珍藏的是什么?(2)小组讨论。(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三、拓展延伸: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四、总结。五、布置作业: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摘抄下来。2、读更多的关于爱的小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完本课,感触很深。本节课,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给了学生学习主动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都感悟浓浓的父子情。情景设置的引导,帮助学生回忆父亲和自己快乐相处的日子,为理解父爱的伟大、无私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学生带到作品的情景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学习父亲做冰灯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父亲的爱子深情,大部分学生能读出浓浓亲情感。并能通过重点句子品味父亲的良苦用心,体会出父亲的爱子之情。本节课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有些地方处理得还是过于仓促,想的不够周全。在品味父亲制作冰灯的动词时,如“捂”、“掖”等,因为学生对有些词理解不到位,耽误了学习时间,导致对父亲语言的赏析有点仓促,在体味父子深情方面还有待锤炼。本课教学中,虽然注重了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和填空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但在学生思维、能力拓展方面还是局限性过大,没能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