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提分小卷)(解析版)(1).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提分小卷)(解析版)(1).docx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提分小卷)(解析版)(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提分小卷(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江苏灌云·九年级模拟预测)今年央视春晚歌舞《节日》,展现了非洲歌舞、埃及藤杖舞、东方舞、西班牙响板舞、阿根廷探戈、俄罗斯民俗舞等各国特色歌舞,与中国红绸舞舞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因为()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④文化多样性阻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认识①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所以①③说法正确;②: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是地位平等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国别之分,所以②说法错误;④:文化多样性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所以④说法是错误;故本题选B。2.(2021·陕西三原·九年级一模)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一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开放中国的青少年应该()①培养合作精神,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强化国家观念,增强忧患意识③关心世界发展,树立全球意识④树立开放意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应对机遇与挑战。②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为此,开放中国的青少年应该关心世界发展,树立全球意识,同时又要心系祖国,强化国家观念,增强忧患意识。②③正确;①④: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等都属于国家的做法,不属于青少年角度,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1·山东沾化·)2020年8月26日,对荷兰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海牙同荷兰外交大臣布洛克举行会谈。王毅表示,中方愿同荷方共同秉持多边主义理念,做维护自由贸易的表率、坚持相互开放的表率、倡导公平竞争的表率,书写两国开放共赢的新篇章,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应对全球性挑战作出中荷贡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②说明各国之间已没有分歧③符合两国人民的所有利益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认识。①④:由教材内容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与荷兰坚持多边主义,应对全球化挑战,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所以①④正确;②:此说法过于绝对,我国同荷方共同秉持多边主义理念并不意味着各国之间完全没有分歧,所以②错误;③:“所有”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所以③错误;故本题选B。4.(2021·福建涵江·九年级期末)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下列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它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它有利于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决定性作用③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④它为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指明了方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①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集世界各国之大智慧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它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故①③正确;②: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②错误;④:说法并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故排除④;故本题选C。5.(2021·福建涵江·九年级期末)2020年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拉响的警报声,回荡在南京上空,鸣响在每一名国人的心中。这一举措是为了()①勿忘国耻,牢记仇恨②铭记历史,珍爱和平③知耻而奋勇,吾辈当自强!④悼念死难的同胞,讨回血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羞耻之心、珍爱和平的认识和把握。②③:依据题文描述,2020年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拉响的警报声,回荡在南京上空,鸣响在每一名国人的心中。这一举措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知耻而奋勇,吾辈当自强,故②③说法正确;①④:牢记仇恨、讨回血债,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①④说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