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纲要重要概念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的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内容分析:指的是这样一种研究技术,它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观察。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一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的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同期群研究:又称做人口特征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折半信度: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无结构访谈: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二次分析: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效度:也称做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地、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组织、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研究。基本原理【一】文献回顾(文献选择的依据)如何选择阅读的文献1、根据学术期刊的地位来选择。2、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3、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4、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以及是不是权威来选择。【二】文献回顾与选题是如何交互作用的(以下内容有争议)1、作为研究问题的想法、灵感和火花,常常可以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的内容中,从报刊的文章和标题中,以及从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中采摘到。2、有大量的社会科学期刊可供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特定的研究问题。3、从文献中寻找的所需的是另一种留心和思考。两种方法:一是在阅读各种文献时,始终带着审视的、提问的、评论的眼光,不要过于“恭敬地”、“崇拜地”和盲目地接受书上、文章中所说的一切。二是要进行广泛的联想。【三】抽样的一般程序与抽样方法程序: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决定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评估样本质量【四】信度和效度的类型分别有哪些一、信度(1)再测信度。对同一群体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2)复本信度。如果某一套测量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复本,则可以根据同一群体研究对象同时接受这两个复本所得的分数来计算其相关系数。(3)折半信度。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2、效度(1)表面效度。表面效度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它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目标和要求。(2)准则效度。也称为实用效度或经验效度,它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看二者的相关程度,并用这种特定的相关系数来反映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3)结构效度。也称为构造效度。它通过利用现有的理论或命题来考察当前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