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大河流域教案-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历史上册--大河流域教案-新人教版1.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大河流域教案-新人教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掌握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过程与方法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古代人类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奴隶制度的实质如何?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都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奴隶主)权威和利益的,它们共同反映了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实质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人类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印度种姓制度教法设计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世界文明的四个摇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了人类文明,人类社会随之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于亚非地区,尼罗河两岸最早,约是公元前3500年。学习新课自学指导:要求学生阅读P7—11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名词(名称)、时间、重点内容及影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人人过关。小组探究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15分钟后检测。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老师根据导学问题提问。老师点拨,更正和补充。自主学习的两个学习任务分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可让学生举手回答,然后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归纳。教师精讲一、金字塔的国度屏幕显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请同学们说出建筑物是什么国家的文明标志。尼罗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再加上古埃及人民的努力,社会发展,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奴隶制小国。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出示资料:同学们,你们对金字塔的建造是怎么看的呢?在古代尼罗河出现人类文明的同时,西亚的新月沃地也出现了人类文明。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新月沃地,是指两河流域。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前18世纪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屏幕显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及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谈谈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虽然奴隶主用多种方法统治人民,古巴比伦还是未能维持多久。王国何时衰落的?两河流域重新陷入分裂。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约公元前2500年,一支自称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产生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课堂总结屏幕显示板书设计,师生一起重温本课内容。当堂训练1、必做题:《历史填充图册》中P4第1、2题。《中考复习指导》选择题。2、选做题:《历史填充图册》、《中考复习指导》第2课中其他习题。3、预习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读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自己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内容。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独立完成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合作探究:要求合作探究完成课本“动脑筋”阅读地图册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尼罗河畔。出现奴隶制小国的时间是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都孟斐斯学生回答:(月牙,新月)“新月沃地”因此得名。学生阅读课文后讲述: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就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小国。学生讲述`:前18世纪汉谟拉比一巴比伦地理位置,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种姓制度”,反应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以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