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赏析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美文赏析1.doc

美文赏析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不点儿李茜好像从初中以后就没怎么长过个儿了。小学时每年体检的项目里,“身高”总是最受期待的一项。刚从检查室出来,大家就拿着体检单凑在一起,唧唧喳喳地对比谁的视力好、谁的肺活量大。尤其是身高,长得快的人总是有些得意地大声炫耀:“我一年长了8厘米哦!”我曾经也是那群“小得意”中的一员。小学六年里虽然从来不是班里最高的学生,但也一直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至少每次排队不会“沦落”到最后几位。然后一年与一年间测出的差距逐渐缩小,直至为零。大概是初二体检的时候,看着医生刚填好的体检单,瞪大眼,有点儿难以相信――身高那一栏的数字和初一填写的一模一样――甚至会怀疑医生是不是眼花看错了。身边响起同学的讨论声。“耶,我长了5厘米!”――是刚进校时比自己矮的女生。“你呢你呢?”――也有四处好奇打量的人。“我?跟去年一样啊。”――用的是什么情绪也没有的语气。上体育课、做课间操的排位不断调前,最后成了班级里最矮的几个人之一。在心里的某个洞穴里,似乎匍匐了一只小兽,失望的,或者说是失落的小兽。然后到了高中。班上新认识的朋友里有一个高个儿姑娘,那时候应该且幻灼呷笥野伞?和她家离得近,总是一同回家。有天放学后,像往常一样,穿着肥大的校服,仰着头看她,一边闲聊一边手挽手地走。对面走来几个其他学校的学生,快要擦肩而过时,突然听到笑声――声音不大却又清清楚楚传进耳里,分辨得清语气里面的嘲讽,也同时看清了对方脸上的戏谑表情。“嘻嘻,小不点儿!”就是这么一句,然后那些人走了过去。没有停下脚步,没有回头,也忘记了当时的表情――也许是没有表情吧。向前走出几步后,高个儿姑娘这才有些尴尬地说:“这些人……”再次仰起头,对她笑了笑,这一次成功露出了毫不在乎的表情。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六年了,那个女孩肯定不会记得,当时那些嬉笑的人也肯定不会记得――但是,我怎么也忘不掉。从那天以后开始有意识地和那个女孩保持距离――如果有其他朋友在场便会用那个人隔开自己和她,如果只剩彼此,就离她半步,再不会紧挨她,再不会像以前那样手挽着手走。无聊,幼稚,心眼儿小,神经质――在心里一遍遍责怪自己,告诫自己就算这样做也不会改变两个人的差距,但依然无法控制隔开距离的下意识反应。甚至当得知女孩搬家,再不同路的时候,心里竟隐隐冒出一种解脱感。很多事情――学业、成绩、和别人的交往、自己的兴趣――所有这些引起的反应都像身高那样。从最开始的自豪,渐渐跌落为失望。有时候这下坠太过迅速,没有缓冲,往往让人一蹶不振。身边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像对待最最平庸的人那样旁观着,不存在什么露骨的指责批评,但也很少给予过肯定。因为不抱希望,所以他们不会有什么失望。但曾经自信的自己,却始终不肯放下那一点点希望,因此也一次次捧到了失望的残骸。尝试过给各种杂志投稿,石沉大海。仔细地看杂志上的文章,模仿,却又逐渐意识到不管再怎样形似,相比起那些真正擅长这种类型文章的作者,自己永远也抓不到那个最动人的“点”。在那段时间里,生活也好,写作也好,都像回到了那一刻,矮小的自己站在高个儿女孩身边,就算踮起脚也还是差得很远,不断有幻化的刺耳声音讥笑着,“嘻嘻,小不点儿”。这些心情没有能倾诉得出口,只能酵在心里,用力挣扎着、艰难喘息着对自己重复――你行的。你没这么差。相信自己。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不过是青春期自导自演的闹剧,就像自作多情的堂吉珂德,把风车当成了怪物。可是那些挣扎过的痕迹,却又真切地铺出了一条路,自己的路。对,现在的自己依然是小不点儿,但心里的自己已经长高了一些,并且懂得,只要肯付出,这样的成长就不会停止。终于――终于开始一点点的,重新相信自己了。――选自《辽宁日报》,2011年10月22日【品与悟】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足,就像个子一样,但是,这,毕竟不是自身的过错,况且也与成就的大小不成比例,所以,也就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做出了成就,别人往往也就忽略了你的这些不足。【读与写】文章总是来源于生活的,这篇文章无疑也是如此,作者就是借助自己的一段经历,慢慢地铺展,巧妙地升华,自然也就深化了主旨,道出了人生哲理。这种小中见大手法实在值得我们借鉴。马和骆驼一辈子谁走得远俞敏洪10年前,有一个大学生想通过上新东方的课实现出国梦,但没钱交学费,便找到我问能不能暑假在新东方兼职做教室管理员,并且安排他到TOEFL和GRE的班,查完学生的听课证扫完地后就在后面听课,我说当然可以。他又接着提了要求,如果两个月的兼职做得好,能否给他500元工资让他买个录音机,我说没有问题。结果他做了两个月,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说这孩子刻苦认真,我最终给了他一千块钱的工资。后来,他边听录音机边流泪。我知道他被自己的行为感动了,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果然,几年后他被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现在还在美国工作,年薪13.5万美元。我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了,当时想着一定要考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