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师基础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流师基础学习教案.pptx

物流师基础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课程(kèchéng)目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物流师基础》《助理物流师》编写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学计划:《物流师基础》12学时《助理物流师》20学时教学形式:教师教授+学生(xuésheng)讨论+模拟考试《物流师基础(jīchǔ)》第一章职业道德(zhíyèdàodé)知识《广州日报》2012,2,11报道:为盗取苹果手机,樊某、吴某等5人精心策划,吴某甚至通过办假证件于2010年6月潜入物流车队。2011年底,他们定制(dìnɡzhì)了一批与手机重量一致的塑料模块,于12月将一辆货车中的1680部iPhone4S手机调包,并以每部1400元的价格销赃后逃逸。近日,5名嫌犯被警方抓获。据樊某交代,樊某等人与货车司机吴某原本就相识,都曾做过物流公司的司机,对出口货物的整个物流流程非常熟悉。经过打听,他们了解到上海某公司运输苹果手机的途径及所涉公司。于是,在2010年6月,经过仔细谋划,吴某办了名叫“李伟”的假身份证和驾驶证,应聘进入该案中的物流车队。2011年11月,他们听说iPhone4s手机即将上市,且负责组装的正是该电子有限公司,他们觉得动手的时机到了。11月底,他们花费5万元定制(dìnɡzhì)了一批用以调包手机的重量完全一致的塑料模块以及一些包装箱。二、物流职业道德以客户为中心高度的诚信原则(yuánzé)良好的行为规范高效率的团队精神持续的竞争能力遵守物流从业人员职业守则第二章物流概述(ɡàishù)2.物流概念的产生1)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①营销学派的physicaldistribution概念1901年美国政府《行业委员会关于(guānyú)农产品配送的报告》讨论了产品配送的成本和因素。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shìchǎng)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②军事后勤学派的军事后期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美国少校(shàoxiào)琼西•贝克于1905年在其所著的《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一书中提出。他是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称logistics是“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有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2)商业物流(businesslogistics)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中期)商业物流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从美国(měiɡuó)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了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并且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P·D·”这一术语(shùyǔ)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1965,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shùyǔ),简称为“物流”。我国开始(kāishǐ)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有人认为,孙中山主张“贸畅其流”,可以说是我国“物流思想的起源”)。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当时商业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问题,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为建立“储运中心”。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通更广的外延。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汉语,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提法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不久仍恢复称为“物流中心”。1988年台湾也开始(kāishǐ)使用“物流”这一概念。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3)现代广义物流(logistics)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第三(dìsān)利润源泉信息技术应用4)现代协同物流(collaborativelogistics)阶段(21世纪初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