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9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数学教案篇1学习内容:教科书28-29页例5、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3、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得出规律将书中四幅图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2、你说孙悟空会怎么分?3、这时猪八戒说我来分,却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4、沙僧急了,忙问:我们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几个西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5、0÷3=0说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6、做一做:0÷2=0÷4=0÷5=7、讨论:0÷0=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8、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9、做一做0÷2=0÷4=0÷5=0÷102=0÷0=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6。(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数,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得:309÷3=(2)你认为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5)独立解决“万青平均每月用电数”,及时纠正。三、练习巩固(1)竖式计算:604÷2=840÷7=296÷4=835÷5=比较今天学习的与以前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联系揭题: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2)判断题:书,让学生在改错中巩固方法。(3)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四、课堂小结(略)五、随堂作业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3、认识几度角。(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