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不羁与尊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才的不羁与尊重.doc

人才的不羁与尊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才的不羁与尊重在一般人的眼里,人才大抵是狂放不羁的。“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如李白之狂放,魏晋名士如刘伶、阮籍之放浪等等,似乎不可胜举。但读其诗,观其行,我们又会发现:这些人又是痛苦的,一种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精神痛苦。所以一般人对他们是不了解,更不理解的。然而我们如果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己度人的去理解他们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狂放只是表象,是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不被重用的另一种反抗形式而已。大概人才(包括天才),大都是不守秩序、个性鲜明独立的人,他们比一般人更渴望自由,更渴望有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因而更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鸟、在鱼,或许是很容易得到的广阔自由的空间,但在人,很多情况下是理想,是奢望。了解这一点,我们也许就会对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纠结、精神痛苦有所理解。韩非、屈原、贾谊、魏晋名士、李贺、王勃、李白、杜甫、孟浩然、徐渭……但凡人才,大约对物质上的要求并不高,看重的是精神自由,人格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大概是最有力的论据。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看不惯人才、嫉妒人才甚至压制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者鲜矣!而人才一旦得到应有的尊重、重用,他所发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战国七雄中燕国最弱小,但燕昭王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延揽天下之士,一时间人才聚集,才有了邹衍改革、乐毅伐齐这样惊天动地的伟业。燕太子丹礼遇荆轲,也才有了荆轲刺秦的这样泣鬼神的悲壮故事。刘备三顾茅庐,换来的是三分天下的功业以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降人才易,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人才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也是如此,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不能拿眼睛老盯着他们的缺点。“君子用人如器”应该用其长处,弃其短处或者说容忍其短处。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人尽其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发达,我们的民族才能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