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物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差距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物流人才培养也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等诸多方面有效沟通和配合,是一个包括大专院校学历教育、中职职业教育、企业在岗教育、社会继续教育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实际上,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经历了比较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物流人才培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一,物流人才培养起步晚,没有统一的规划。我国物流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到现在为止,物流人才培养仍缺乏统一指导,各种与物流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在不同的大专院校的不同学科中分散设置,大专院校自行设计设置课程和实践,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参差不齐,也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到目前为止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的仅占我国全部高等院校总数的2%,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再有,物流高等教育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高等学校物流教育追求时髦,华而不实,课程设置上研究多于应用。而有的高校物流教育物流专业设置则过细、过专,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再次,高校的物流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物流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和企业生产流程相去甚远。差距二:物流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未能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大多物流人才培养片面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对实际业务流程操作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恰恰物流专业的特点是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必须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建立了从订货开始,通过生产、存储、发货、配送、直至到货过程的物流网络模拟教学实训室,而大多数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尚未建立面向市场的与企业生产流程相适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物流实训室,也未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实训基地,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部分物流理论,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所以出现物流企业用人难,物流专业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差距三: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渠道不畅。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化的高层次物流人才培育途径,虽然不少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本科、大专的教育层次,但因为我国一直坚持系统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学校仅有几所,研究生生源知识结构中缺乏掌握系统物流理论知识、功底扎实的本科生作基础,加上许多院校过去从未涉及物流教学,研究物流也才几年,近些年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还有一定的弱点。要加强高层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发展。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目前高层次物流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物流人才。差距四:物流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亟待建立。虽然现在设置了物流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但从总体来看,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物流业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称,远未达到为物流行业培养大量技能人才的作用。从行业资格体系方面来看,我国亟待建立全国统一的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培训体系,而国外的物流职业资格考试认证早成体系,他们已经开始进军我国物流职业资格考试认证的培训市场。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支撑,我们在强调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时刻关注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物流企业要主动与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进行资本与技术的融合,发挥各自特长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物流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建立物流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物流产业发展。四川物通科技有限公司唐廷元袁梁2012年6月5日发表在现代物流报七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