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5_预测数据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图版高中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5_预测数据库.doc

中图版高中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5_预测数据库.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测数据库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一、选择题一架飞机从甲地(150°E,60°)飞到乙地(90°E,60°),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沿最近的线路飞行,回答1~2题。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1.其飞行方向是()A.一路向正东B.先东南,后东北C.先东北,后东南D.先西南,后西北2.飞机飞行的距离大约是()A.1110kmB.2220kmC.3330kmD.4440km【解析】据图中甲乙两地位置,可判断该图为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因此最近线路飞行先西南,后西北。两地位于60°S,经度差为60°,因此飞行的距离大约是111×60×cos60°。【答案】1.D2.C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2009年浙江联考)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时44分,太阳非常平静,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舱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下图是“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3.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A.手中五星红旗,迎风招展B.阳光十分灿烂,天空蔚蓝C.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D.众多流星,划过夜空4.飞船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图示时刻地球上“180°经线”刚好正对着地球轨道上的远日点。飞船绕地球一周后,正对近日点的经线度数是()A.157.5°WB.22.5°WC.22.5°ED.157.5°E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5.图乙为“神舟七号”轨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则飞船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间距大约为()A.2200千米B.2500千米C.2800千米D.3000千米【解析】第3题,高层大气接近真空,无气流,无散射,无流星现象。第4题,飞船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则一天内绕地16圈,其运行轨迹在地面的投影,每圈跨经度22.5度,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轨迹自东向西移动,故飞船绕地球一周后,正对远日点的经线度数是157.5°E,正对近日点的经线度数是22.5°W。第5题,22.5×111≈2500千米。【答案】3.C4.B5.B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回答6~8题。6.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A.①B.②C.③D.④8.如图所示大气气温除④时刻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解析】第6题,逆温现象不仅包括上热下冷的现象,而且包括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m的现象,图中④时刻属于前者,②③时刻属于后者。只有①时刻表示非逆温现象。第7题,④时刻的逆温现象最明显,所以其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第8题,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主要是由于对流层的热源主要来自于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答案】6.A7.D8.A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读地球图层结构示意图,回答9~10题。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9.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不正确的是()A.①为大气平流层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外核10.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物质可能是液态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解析】②圈层为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平流层温度随高度递增,软流层物质具有可塑性,但不是液态。外核的物质是液态。【答案】9.B10.B15备课资料集萃名师预测演练1~78~141716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AMB为昼弧,α等于20°,回答11~12题。1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A.21时40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