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爱莲说》教案.docx
上传人:春岚****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二上册语文《爱莲说》教案.docx

初二上册语文《爱莲说》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二上册语文《爱莲说》教案初二上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二:教学重点:1、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2、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难点: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掌握本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入:1、了解“说”这种文体"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3、读准字音。颐()淤()濯()亵()清涟()不蔓()不枝噫()鲜()有闻(二)课堂探究(二)课堂研讨1、初读美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把握节奏2、听录音,再读课文,读出语气及情感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蕃:独:染:濯:益:植:亵:鲜:宜:重点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找出文章主旨句5、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莲的,分别赞美了君子的哪些品格?6、文章为什么写菊和牡丹?7、文章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拓展延伸。1、积累关于莲花的古代诗词。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心的认识和看法?(四)反馈检测: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4解释“之”①水陆草木之花之: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③无丝竹之乱耳之:④何陋之有之: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课堂探究2、语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应轻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作者抒发自己志向的一句,应用慨叹的语气来读,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则是对世人追求富贵之风的一种鄙夷,应用讽刺的语调读。“菊之爱”一句,有惋惜的意思,陶渊明虽不同于世人,但是和作者的喜好也不尽相同,作者认为只有像莲花这样“出污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此对“菊之爱”一句应该读出惋惜的语气。第二段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是肯定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后面的“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强调的语气,应比前两句读得重一些。4、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5、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可亵玩焉。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志洁行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端庄令人尊重6、菊:品格高洁超凡脱俗——正衬牡丹:贪慕富贵追逐名利——反衬7、运用了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反馈检测参考答案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