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前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40年代前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1940年代前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40年代前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20世纪40年代前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战争与文学、现实主义与文艺改造的交汇点。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民族形式问题备受关注,成为文学批评和创作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和文学实践,为当代文学批评和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文学中的“民族形式”问题,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民族形式?为什么要讲求民族形式?民族形式的确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民族形式在文学实践中的体现和作用等。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文学批判与创作的背景和情境,深入探讨对于民族文学的认识和对于文化本土化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在当今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理解和塑造中国文化特色。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对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文献和代表性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民族形式”问题的相关观点和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义与概念:认识“民族形式”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归纳相关定义和概念。2.史论与脉络:分析“民族形式”思想的源流和演变,探讨相关学者和作家的观点和实践,理解这个问题在时代变革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3.文本与解读:选取当时代表性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民族形式”表现,探究其特点和意义,揭示其中的文化本土性和多元性。4.经验与启示:总结当时对“民族形式”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反思其中的得失和局限,为当今文学批评和创作提供经验和启示。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成果:1.归纳梳理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文学中的“民族形式”问题,提出相应的定义和概念。2.分析这个问题在时代变革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探讨其关系到文化认同和本土化建设的思考。3.分析当时代表性文学作品中“民族形式”表现的特点和意义,揭示其中的文化多元性。4.总结当时对“民族形式”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为当今文学批评和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